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郎機砲,又稱「弗朗基火炮」或「佛狼机炮」,簡稱「佛郎機」或「佛朗機」,是中國於明代嘉靖時期由葡萄牙人(明朝时統称其為「佛郎機」)傳入的一種早期後裝式滑膛加農炮。
佛郎機砲與當時一般火砲之差異在於其「子母砲」設計;使用前得预先將開砲一次所需的彈藥裝於子砲中,開火後直接將使用後的子砲从母砲后部提出,再填裝進新子砲,如此便可減去填装火藥、清理炮筒所需時間。
1517年,明海道副使汪鋐等南疆海防官员们,第一次见到葡萄牙人使用的这种新式火炮,深感其威力巨大,于是上奏请求加强军备。[1][2]葡萄牙的迪奧戈·卡爾沃船上華人楊三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祿(Pedro,又譯彼德羅),會配製火藥、鑄銃。正德十六年(1521年)2—3月,汪鋐命東莞縣白沙巡檢何儒與楊三聯絡,仿製佛郎機銃。[3][4]1521年屯門海戰中,汪鋐使用仿制的西式火铳,击退了侵犯广东的葡萄牙人,缴获了20多支大小火铳。明嘉靖元年(1522年),時任廣東巡檢的何儒在泊於當地的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種新式火砲,其射程據載為2000尺。[5]1523年茜草灣戰役中,在新会一带海面袭扰的两艘葡萄牙船只被俘获,明军缴获了葡萄牙铸造的新式大炮,于是就用“佛郎机”为之命名[6][7]。
嘉靖三年(1524年),得其製法:「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8],造出了第一批原型,當時稱為“佛朗機”。《明世宗实录》提到“中国之有佛朗机诸火器,盖自儒(按 ː 何儒)始也。”當時明朝称西班牙、葡萄牙为“佛朗机”,故以其名称呼这种武器。但《中国火器史》質疑《殊域周咨录》、《明史》、《明世宗实录》、《续文献通考》中记载佛郎機砲传入中国的年代。[9]
根據明代《車銃圖》上的記載,佛郎機砲裝在砲車上移動,放時卸下砲車輪[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