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法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法倪(339年—404年9月13日),廬江灊縣人。晋穆帝司马聃的皇后。父亲何准,是当时的名士,兄长何惔。[1]伯父是晉穆帝初年當政的骠骑将军何充。由於晉穆帝早逝,何皇后年輕守寡,並一直活到東晉末年桓玄篡位之時,並曾隨晉安帝等在桓玄逼迫下西遷。劉裕率領討伐軍擊敗桓玄,何皇后亦得以回京,不久去世。

事实速览 何法倪, 封號 ...
何法倪
封號皇后 → 穆皇后 → 零陵县君
族裔庐江灊县
出生339年
婚年升平元年(357年)八月
逝世404年9月13日(404歲—09—13)(64—65歲)
谥号穆章皇后
墓葬永平陵
親屬
父親散骑侍郎何准
晋穆帝司马聃
兄弟何放、何惔、何澄
其他親屬伯父何充
关闭

生平

何法倪因為是世族之後代,獲選為皇后,並於昇平元年(357年)八月冊立为皇后。但晉穆帝在昇平五年(361年)去世,何皇后時虛齡才23歲,亦沒有和晉穆帝留下子嗣。穆帝堂兄晉哀帝司馬丕隨後即位,尊何皇后為穆皇后,讓她住在永安宮。何法倪在宮中生活到元興二年(403年)桓玄將要篡位時,桓玄在十一月強遷晉安帝到永安宮居住[2],而遷何后到宮外琅琊王司馬德文的司徒府。何皇后的車駕當時經過太廟,她就命人停下並在太廟前傷心痛哭,一旁的人的大為感動。桓玄聽後卻怒道:「天下禅代常理,何预何氏女子事耶!」次月,桓玄篡位稱帝,降封何皇后為「零陵縣君」,並隨同安帝及安皇后王神愛遷到尋陽。元興三年(404年),北府將領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桓玄棄守建康西走,至尋陽後再敗予討伐軍,於是帶著安帝夫婦及何后又再西退,一直撤到巴陵時就留下王皇后及何后,自己繼續挾安帝至江陵。其時桓玄心腹殷仲文乘機叛變,奉二后歸順討伐軍[3]

何皇后回京後,以遠行回來即想拜謁皇陵太廟,但當時負責官署以戰亂未平而上奏阻止;當時朝廷以戰亂屢起、百姓饑荒為由,下令減少對皇室的膳食供應以行儉約[4]。元興三年七月戊申日(404年9月13日),她於建康去世。终年66岁。当年八月,與晉穆帝合葬永平陵。谥号“章皇后”。

家庭

高祖

曾祖

  • 何恽,西晋豫州刺史、关中侯[5]

祖父

  • 何叡,东晋安丰郡太守、关中侯[5]

父母

  • 何准,东晋散骑常侍[5]
  • 孔氏,尚书右丞孔胄孙女,侍中、关内侯孔夷之女[5]

兄弟姐妹

  • 何放,过继伯父何充
  • 何惔,东晋南康郡太守
  • 何澄,东晋尚书左仆射、领琅邪王师、本州大中正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