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犁地区的地理坐标在东经80°9′42′′一一86°56′50′′,西纬42°14′6′′一—44°50′30′′之间。东南毗邻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南部天山(天山主脉)为天然分界线,北面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塔城地区,以科古尔琴山(北部天山)为界。[1]
伊犁地区东西横跨350公里,南北纵距180公里,总面积56300平方公里,合8300余万亩,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总面积的15.8%。[1]
伊犁地区1985年总人口为1615348人[2],除新疆原有的13个主要民族以外,还有其他25个少数民族,汉族占33%,维吾尔族占28%,哈萨克族占23%,回族占10%,锡伯族占1.6%,蒙古族占1.5%,柯尔克孜族占0.7%,乌孜别克族占0.2%,满族占0.1%,塔塔尔族、俄罗靳族、达斡尔族、塔吉克族合计占0.1%,其他民候占1.8%。[3]
伊犁地区是在古老的板块基底上发育形成的山间盆地。天山南、北、中四脉环绕分隔,形成伊犁、巩乃斯、喀什、特克斯、昭苏五大河谷盆地。伊犁河由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三大支流汇合而成,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内陆河,年均径流量118亿立方米,在中国境内主流长442公里,出境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4]
伊犁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一般冬春长,夏秋短,四季分阴,气候温和,酷暑和严寒期短。山区湿润温暖,多数无夏天,年温差较小,昼皮温差较大,极端最高温度是40.2℃,极端最低温度是—43.2℃,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巩乃斯河上游山区。[4]
伊犁为古地名,最早见于《汉书》。史称伊列、伊丽、益离、亦剌八里、亦力把里等。当代学界一般称其得名于伊犁河,但无定论[5]:38。1755年,清乾隆年间始以伊丽水定名伊犁。
新石器时代,伊犁就有人类活动,伊犁塞人、大月氏、乌孙、匈奴、悦般均在此地居留过。伊犁地区在六世纪中叶时属西突厥,唐朝时期伊丽行军道和多处都督府,在十二世纪初叶属西辽,元朝时期属伊犁行省。明清之际准噶尔部在伊犁建著名的固勒扎都纲和海努克都纲。1762年,清朝在伊犁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衙惠远城,并相继建起以惠远为中心的“伊犁九城”。[4]
1884年,新疆建省,政治中心由伊犁转移到迪化(今乌鲁木齐)。1888年,设立伊犁府制,属伊塔道。1912年,伊犁将军改为镇边使,后镇边使改为镇守使、屯垦使,1916年,伊塔分道,设立伊犁道。1933年,伊犁道改为伊犁行政区。1936年,伊犁行政区改为伊犁专区。[6]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5月,成立中国共产党伊犁地区委员会和伊犁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4年,在伊犁专区、塔城专区、阿勒泰专区为基础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地区建制撤销,所属九县一市(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绥定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4]1975年,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区域重新设立,下辖八县一市[註 1],行政公署驻伊宁市。1979年撤销建制,辖区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1985年1月恢复建制。2001年10月再次撤销,辖区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8]
伊犁地区下辖八个县,一个县级市: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绥定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