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鮨科石斑鱼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氏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itajara),也称伊氏鱼(itajara)或大西洋巨石斑鱼(Atlantic goliath grouper),是一種大型的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
伊氏石斑魚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科: | 鮨科 Serranidae |
属: | 石斑魚屬 Epinephelus |
种: | 伊氏石斑魚 E. itajara
|
二名法 | |
Epinephelus itajara Lichtenstein, 1822
| |
異名 | |
|
伊氏石斑魚主要棲息在熱帶淺水區的珊瑚及人工礁間,水深達50米;幼魚棲息在汽水河口、河道及紅樹林沼澤。它們的分佈地包括佛羅里達礁島群、巴哈馬、加勒比海及巴西海岸。它們有時甚至在新英格蘭被捉到,但情況甚少。在東大西洋,它們出沒於剛果民主共和國至塞內加爾。[2]
伊氏石斑魚可以達到極大的體型,長達2.5米及重363公斤。以魚鉤釣上的世界紀錄是重達309公斤的標本。[3]伊氏石斑魚體型龐大、肉質鮮美,加上牠們游動緩慢、不怕人類、以及集群回歸出生地產卵等習性,導致其於20世紀70年代起遭到大量商業捕撈,隨即導致其數量大幅下降,故已於80年代末起被列為極危物種。美國及加勒比海國家因而分別於1990年及1993年禁止漁獵。自此它們的數量開始回升,但因其繁殖率低,故其數量仍需極長時間恢復。
大部份石斑魚都是雌性先熟型雌雄同體,即會先成熟為雌魚,只有一些成體才會變成雄魚。不過伊氏石斑魚是否如此卻未有證據支持。[4]事實上,有發現較為細小的雄性伊氏石斑魚,只有1.15米長;且有一些比雌魚(6-8歲)還要幼小的雄魚(3-4歲)。[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