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勢志摩國立公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勢志摩國立公園(日语:伊勢志摩国立公園/いせしまこくりつこうえん),是位在日本三重縣志摩半島的國立公園,包括伊勢市、鳥羽市、志摩市、南伊勢町四個地區。日本邮政省于1953年10月2日曾发行《伊勢志摩国立公园邮票》[4]。
伊勢志摩國立公園 | |
---|---|
Ise-Shima National Park 伊勢志摩国立公園 | |
![]() 英虞灣的夕日 | |
位置 | ![]() |
坐标 | 34°27′18″N 136°43′33″E |
面积 | 55,544公頃(555平方公里)[2] |
建立 | 1946年11月20日 |
访客量 | 8,270,000人次 (2018年)[3] |
管理机构 | 環境省 |
www |
公園特色是溺灣海岸與溫暖氣候植被,並有英虞湾、的矢灣、五所灣等深入內陸的海灣。
日本國立公園約有60%的面積是國有地。然而伊勢志摩國立公園涵蓋了鳥羽市、志摩市市區以及神路山等伊勢神宮宮域林5,500公頃[5],有90%以上是私有地[6]。也是居住人口最多的日本國立公園[7]。
歷史
隨著觀光客的增加,戰前曾提出將鳥羽與志摩劃入吉野熊野國立公園。1942年重新規劃為志摩國立公園,但不包含宇治山田市(現伊勢市)。之後太平洋戰爭戰況惡化,計畫停滯。
1945年敗戰後,厚生省恢復國立公園事務。翌年1946年4月,厚生省石神甲子郎技師視察志摩國立公園候選地。由於擔心GHQ因政教分離政策拆除大量神宮,宇治山田市議會決議將宇治山田市與度會郡沼木村(之後的伊勢市)加入國立公園。5月擴大申請區域範圍,計畫也改為伊勢志摩國立公園[8]。為了推動國立公園成立,相關人士用英虞湾的珍珠製作項鍊送給GHQ高層夫人[9],神宮側也全力進行遊說,最終在1946年(昭和21年)11月20日成為戰後第一座國立公園[10]
- 1946年11月20日 - 被指定為伊勢志摩國立公園
地理
- 總面積74,644ha(陸域55,544ha 海域19,100ha)
- 所有者[7]
- 國有地 0.3%
- 私有地 99.7%(公有地 3.6%、民有地 96.1%)
- 保護地域(陸域)[11]
- 特別保護地區 944ha(1.7%)
- 第1種特別地域 1,084ha(2.0%)
- 第2種特別地域 6,691ha(12.0%)
- 第3種特別地域 8,790ha(15.8%)
- 普通地域 38,035ha(68.5%)
普通地域的比例是日本國立公園中最高[11]。
- 鳥羽灣
- 生浦灣
- 的矢灣
- 英虞湾
- 五所灣
- 贄灣
- 神前灣
- 神島
- 答志島
- 菅島
- 坂手島
- 大築海島
- 小築海島
- 渡鹿野島
- 間崎島
- 賢島
- 多德島
- 橫山島
- 和具大島 - 志摩町和具的離島
- 矢取島
- 見江島 - 見江島展望台可眺望見江島
- 神前岬
- 鎧崎(鳥羽市國崎町)
- 安乘崎(志摩市阿兒町安乘)
- 大王崎(志摩市大王町波切)
- 麥崎(志摩市志摩町片田)
- 御座岬(志摩市志摩町御座)
內陸部有伊勢神宮神宮林(宮域林)的神宮杉、常綠闊葉樹、針葉樹所組成的針闊混交林,以及國家天然紀念物「暖地性蕨類群落」等[7]。山區則有鹿、山豬、日本獼猴等動物棲息[7]。
- 大王埼燈塔(志摩市大王町) - 日本燈塔50選
- 安乘埼燈塔、安乘崎園地(志摩市阿兒町) - 日本燈塔50選
- 朝熊山頂展望台(伊勢市)
- 日和山展望台(鳥羽市)
- 太平洋側
- 鳥羽展望台(鳥羽市、珍珠之路)
- 崎山公園(志摩市大王町) - 大王崎所在的公園
- 南海展望台(南伊勢町礫浦)
- 鵜倉園地(南伊勢町道行竈) - 心型海灣
- 內海側
- 橫山展望台(志摩市阿兒町) 英虞灣北側展望台
- 西山展望台(志摩市阿兒町) 英虞灣東北側展望台(夕日100選)
- 登茂山展望台(志摩市大王町)英虞灣東北東側展望台
- 桐垣展望台(志摩市大王町) 英虞灣東側展望台
相關市町村
主要景點
集團設施地區、遊客中心
註釋
參考文獻
關連項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