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圀寺之變伊丹親興則直撲三好長逸跟三好政康所在的三好軍本陣,雙方激戰下,伊丹軍陣亡80多人,但伊丹親興依然奮戰不懈,本圀寺的守軍細川藤賢、三淵藤英等主動開門出戰救援伊丹親興,雙方裡應外合下順利擊破三好軍本陣,三好長逸跟三好政康退往伏見、鳥羽一帶,被斬殺2千7百多人,三好方武將小笠原信定戰死。細川藤孝、伊丹親
荒木村重1573年(天正元年)隨著三好氏的衰落,投靠織田信長,成為茨木城城主,並跟隨信長攻打足利義昭及攻打槇島,翌年擊敗伊丹親興,佔領伊丹城,成為有岡城主,控制攝津一國。 1578年(天正6年)村重反叛信長,秀吉遣黑田官兵衛(黑田孝高)做使節,但反遭拘禁,雙方在有岡城交戰,戰事
1569年1月——本圀寺之變,三好三人眾趁織田信長退回美濃時,聯合舊美濃國主齋藤龍興領兵襲擊足利義昭,但敗於細川藤孝、三好義繼以及攝津的國人眾伊丹親興、池田勝正和荒木村重組成的援軍,再度退回阿波國。 1月——織田信長為限制足利義昭的大將軍權力,訂立「殿中御掟」迫使足利義昭承認,使得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的對立成形。
上洛之戰、三好義繼領有若江城分掌河內國各半,大和國跟和泉國的志貴城則依然交由松永久秀、攝津國則一分為三,由和田惟政擔任芥川城主跟伊丹城主伊丹親興、池田城主池田勝正並為攝津三守護,伊丹親興的3萬石領地、池田勝正的2萬石領地都獲得安堵,細川藤孝則領有勝龍寺城。 足利義昭在10月18日獲得朝廷正式宣下,晉任為征
有岡城伊丹市(舊為攝津國川邊郡)的城。別名為伊丹城、在岡城。國之史跡。 伊丹城此名根據史料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代文和2年(1353年),在伊丹氏(日语:伊丹氏)一族的森本佐衛門次郎基長之軍忠狀(日语:軍忠状)內描述到。該城從鎌倉時代末期起一直都是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