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線粒體DNA單倍體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類線粒體DNA單倍體群

人類線粒體DNA單倍體群Human mitochondrial DNA Haplogroup)是遺傳學上依據線粒體DNA差異而定義出來的單倍體群。单倍群用于表示线粒体系统发育树上的主要分支点。了解母系血统的演化路径,可使研究者追溯母系遺傳的人類起源,線粒體研究顯示人類起源於非洲地區。单倍群的字母名从A到Z不等,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与实际的遗传关系不相干。

Thumb
根据线粒体DNA建议的“走出非洲”迁徙路线。
Thumb
当代人类mtDNA单倍群分布,基于对26个人群中2054个个体的分析。[1](a) 饼图。(b) 以表格形式显示得单倍群计数。
Thumb
假设的人类迁徙世界地图,北极在中央。左上方是非洲,是人类迁徙的起点,最右侧是南美洲。迁徙模式基于mtDNA的研究。字母代表单倍群,颜色和数字表示距今的千年前。

线粒体单倍群起源于一个假想的女性,是所有现存人类母系最近共同祖先,一般称作线粒体夏娃

线粒体DNA的变异速度称作人线粒体分子钟,这是尚在研究的领域,有报告称每8000年发生一次突变。[2]

线性透视

Thumb
mtDNA单倍群树与分布地图。[3]数字是单倍群标签,据http://www.phylotree.org,[4]并给出单倍群分化的突变位置(只显示一个分支定义标记)。单倍群分布的主要地理特征用颜色标出。
Thumb
人mtDNA单倍群传播路线

此进化树来自Van Oven (2009)[4],2022年6月一份研究提出了单倍群L的另一种系统发育路径。[5]

  • L线粒体夏娃
    • L0
    • L1-6
      • L1
      • L2-6
        • L5
        • L2'3'4'6
          • L2
          • L3'4'6
            • L6
            • L3'4
              • L4
              • L3
                • M
                  • M8: CZ (C, Z)
                  • M9: E
                  • M12'G: G
                  • M29'Q: Q
                  • D
                • N
                  • N1: I
                  • N2: W
                  • N9: Y
                  • A
                  • S
                  • X
                  • R
                    • R0 (FMKA pre-HV)
                      • HV: (H, V)
                    • pre-JT或R2'JT
                      • JT: (J, T)
                    • R9: F
                    • R11'B: B
                    • P
                    • UUK改来)
                      • U8: K
                  • O

主要mtDNA单倍群

Thumb
据mtDNA单倍群估计的人类迁徙世界地图。

泛单倍群L

泛单倍群 L是人mtDNA单倍群中最基本的,其他单倍群都从L3单倍群演化而来。主要分布在非洲。

  • 单倍型类群 L0
  • L1-7
    • 单倍型类群 L1
    • L2-7
      • L3'4'6
        • 单倍型类群 L2
        • L346
          • L34
            • 单倍型类群 L3
            • 单倍型类群 L4
          • 单倍型类群 L6
      • L5'7
        • 单倍型类群 L5
        • 单倍型类群 L7

泛单倍群M

泛单倍群M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其后代有单倍型类群 M单倍型类群 C单倍型类群 Z单倍型类群 D单倍型类群 E单倍型类群 G单倍型类群 Q等。

泛单倍群N

泛单倍群N主要分布在澳洲、美洲,在亚洲亦有,其后代有单倍型类群 N单倍型类群 O单倍型类群 A单倍型类群 S单倍型类群 I单倍型类群 W单倍型类群 X单倍型类群 Y以及泛单倍群R。

泛单倍群R

泛单倍群R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在亚洲和美洲亦有,其后代有单倍型类群 R单倍型类群 B单倍型类群 F单倍型类群 H单倍型类群 V单倍型类群 J单倍型类群 T单倍型类群 U单倍型类群 K

年代

更多信息 单倍群, 估计起源时间(万年前)[6] ...
单倍群 估计起源时间(万年前)[6] 可能起源地
L 20 非洲
L1-6 17 东非
L2-6 15 东非
L0 15 东非
L1 14 中非
L3-6 13
L5 12
L2 9
L3 7 东非
N 7 东非或西亚
M 6 东非,西亚或南亚
R 6 南亚或东南亚
U 5.5 东北非或印度(南亚)
RT'JT 5.5 中东
JT 5 中东
U8 5 西亚
R9 4.7
B4 4.4
F 4.3
U4'9 4.2 中亚
U5 3.5 西亚
U6 3.5 北非
J 3.5
X 3
K 3
U5a 2.7
HV 2.7 近东
J1a 2.7 近东
T 2.7 两河流域
K1 2.7
I 2.6
J1 2.4 近东
W 2
U4 2 中亚
X2 2
H 2 西亚
U5a1 1.8 欧洲
J1b 1.1
V 1.4
X2a 1.3 北美
H1 1..2
H3 12
X1 1
关闭

地理分布

2004年一篇论文总结,现代西亚、北美与欧洲人群中最普遍的单倍群是H, J, K, N1, T, U4, U5, V, X, W。[7]

非洲单倍群:L0, L1, L2, L3, L4, L5, L6, T, U5a

澳洲单倍群:M42a, M42c, M14, M15, Q, S, O, N, P. (Refs 1, 2, 3, 4, 5, 6)

亚洲单倍群:F, C, W, M, D, N, K, U, T, A, B, C, Z, U many number variants to each section

研究软件

分配

测年

系统发生

地图

古地图

现代地图

数据库

古代

现代

参看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