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護衛,(满语:ᡥᡳᠶᠠ,穆麟德轉寫:hiya,或以滿語直接音譯為蝦、轄,與侍衛相同),是清朝隸屬於王公府、公主府、外藩蒙古、回部王公府的武職官名,執掌各府的警備、隨扈事宜。
品級員額
一等護衛,從三品。二等護衛,從四品。三等護衛,從五品。
部分王府因皇帝恩賞,得以超額設置護衛:
- 雍正朝
- 乾隆朝
- 莊親王允祿,賞親王雙俸,護衛員額加倍。
- 果親王允禮,賞親王雙俸,護衛員額加倍。後因事受處分撤回。
- 輝特親王阿睦爾撒納,賞親王雙俸,護衛員額加倍。後因叛亂撤回。
- 科爾沁達爾罕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賞親王雙俸,護衛員額加倍。
- 杜爾伯特親王車凌,賞親王雙俸,護衛員額加倍。
- 嘉慶朝
- 宣統朝
- 監國攝政王載灃,護衛為親王雙倍。
沿革
順治元年(1644年),制定宗室諸王、貝勒、貝子、公爵護衛員額,一等護衛三品、二等四品、三等五品。八年(1651年),釐定王府武職官制,設置長史、司儀長、散騎郎、護衛、典儀各官,佐領下各置驍騎校。乾隆十九年(1754年),規定武職品級正、從,王公護衛都定為從品。五十一年(1786年),訂定公主府屬官員額。[1][2]五十九年(1794年),諭回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王公府等護衛官員,因為歸附時間不長,照例揀選或多挑補一二員均無不可,不需嚴格要求,待二十年後再照例辦理。[3]六十年(1795年),諭追贈王爵的揚古利、福康安後人照宗室貝子之例揀放護衛。[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