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吉爾國際區,是一個以摩洛哥海岸城市丹吉爾為中心的373平方公里(144平方英里)國際區。最先在法國和西班牙的保護下,然後由法國、西班牙和後來的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瑞典、美國和英國共同管理,從1924年開始存在,直到1956年重新融入獨立的摩洛哥。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丹吉爾國際區 منطقة طنجة الدولية Zone internationale de Tanger Zona Internacional de Tánger | |||||||||
---|---|---|---|---|---|---|---|---|---|
1924-1940 1945-1956 | |||||||||
国旗 | |||||||||
地位 | 邊境管制 | ||||||||
首都 | 丹吉尔 | ||||||||
常用语言 | 法语、阿拉伯语、柏柏尔语族、葡萄牙語、哈基蒂亞語、西班牙语 | ||||||||
宗教 |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 | ||||||||
行政長官 | |||||||||
• 1924-1926 | Paul Alberge | ||||||||
• 1929-1940 | Pierre Le Fur | ||||||||
• 1945-1948 | Luís Magalhães Correia | ||||||||
• 1948-1951 | Henri van Vredenburch | ||||||||
• 1955-1956 | Robert van de Kerchove d'Hallebast | ||||||||
历史时期 | 戰間期 | ||||||||
• 成立 | 1924 | ||||||||
• 西班牙佔領 | 1940年6月14日至1945年10月11日 | ||||||||
• 终结 | 1956 | ||||||||
面积 | |||||||||
1924 | 373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39 | 60,000 | ||||||||
• 1950 | 150,000 | ||||||||
货币 | 英镑 | ||||||||
| |||||||||
今属于 | 摩洛哥 |
儘管摩洛哥國王保留了對該地區的名義主權和對當地居民的管轄權,但該地區仍根據《丹吉爾議定書》進行管理。
在1939年,丹吉爾國際區的人口約為60,000,而到1950年則為150,000。
為了解決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在丹吉爾控制權方面的分歧,根據1923年12月18日在巴黎簽署的一項國際公約,在1924年將丹吉爾定為中立非軍事區。儘管在協議上出現了一些分歧,但在1924年5月14日在巴黎交換了批准書。該公約於1928年進行了修訂,意大利,葡萄牙和比利時政府於1928年加入了該公約,荷蘭政府於1929年加入了該公約。
該區域擁有自己任命的國際立法議會,該議會受由比利時,法國,英國,義大利,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領事組成的控制委員會監督。行政權歸屬行政長官,司法權由五名法官組成的法院管轄,分別由比利時,英國,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政府任命。由於設立了國際法院,歐洲各大國撤回了以前在這裡行使的領事裁判權。
該區在寬容,文化多樣性,宗教信仰和波希米亞主義方面享有盛譽。它成為西方國家的文學巨匠和男同性戀者的旅遊熱點。
1940年6月14日,西班牙軍隊佔領了丹吉爾,同一天巴黎沦陷於德軍之手。儘管作家拉斐爾·桑切斯·馬薩斯和其他西班牙民族主義者呼籲吞併,但法國認為佔領只是一種戰時臨時措施。丹吉爾於1940年11月23日被吞併入西屬摩洛哥。
丹吉爾於1945年10月11日恢復到戰前地位。1952年7月,在拉巴特舉行會議,討論了該區的未來,並同意廢除該區。1956年摩洛哥恢復完全主權之後,丹吉爾重新併入摩洛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