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玻利維亞關係

雙邊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多民族玻利維亞國於1919—1985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曾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但相繼關閉,目前對玻利維亞的有關事務由駐秘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兼轄[1][2]

事实速览 中華民國, 玻利维亚 ...
中華民國—玻利維亞關係
Relaciones Bolivia–República de China西班牙語[註 1]

中華民國

玻利维亚
关闭

政治

外交

Thumb
紫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玻利維亞

1919年12月3日,中華民國與玻利維亞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但未互派公使使節

1947年5月10日,两国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开始互派大使[3],駐玻利維亞大使由駐秘魯大使兼任。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兩國繼續維持邦交。

1959年9月25日,於行政首都拉巴斯設立中華民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由駐秘魯大使兼任,1966年7月,派駐專任大使。

1967年5月25日,於首都臺北設立玻利維亞駐臺北名譽領事館,由駐日本大使兼任,1978年1月,派駐專任使節。1981年5月1日,改設立玻利維亞駐中華民國大使館

1985年7月11日,玻利維亞與中華民國斷交。[4]

兩國斷交後,雙方於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1990年12月26日,設立中華民國駐玻利維亞商務及領務辦事處西班牙文Oficina Comercial Consular de la Republica de China),享有與國際組織駐玻利維亞機構同等的地位與待遇。[5]2004年11月11日,更名為駐玻利維亞臺灣商務辦事處英语Trade office(西班牙文:Oficina Comercial de Taiwan)。2009年7月28日關閉改由駐秘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兼轄[4][2][6]

1992年4月29日,設立玻利維亞駐華商務暨金融代表處英文Bolivian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Representation)。自2002年9月起未再派代表,現已關閉。[4][7]

1991年5月9日,玻利維亞參議院議長英语President of the Senate of Bolivia巴爾達(Gonzalo Valda Cárdenas)率領多位議員抵台訪問。期間會見立法院長梁肅戎、外交部長錢復、外交部政務次長房金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享能等人士。[8]

1999年7月3日,玻利維亞參議院副議長魏賈維仙修夫婦等人抵台訪問。期間會見考試院長許水德、外交部長胡志強、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等人士。[9]

2001年,中華民國曾与玻利維亞就复交事宜进行谈判,但最终失败[10]

2004年3月8日,玻利維亞人民保護會主席阿爾巴拉辛德语Waldo Albarracín[11]、4月19日,國家科學院長薩維德拉(Antonio Saavedra Muñoz)[12]、8月23日,參議院副議長胡斯第尼亞諾(Mario Diego Justiniano Aponte)[13]抵台訪問。

2024年4月3日,台灣發生地震後,玻利維亞外交部5日发表声明称「在台湾外海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之际,玻利维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在一起。」对此,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吴钊燮X(原Twitter)发帖批评玻利维亚政府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中华民国外交部也对玻利维亚政府的做法表示了谴责[14][15]

經濟

貿易

更多信息 年分, 貿易總額 ...
近年的兩國貿易額,金額美元[16]
年分 貿易總額 年增減 排名 出口至玻利維亞 年增減 排名 自玻利維亞進口 年增減 排名
2018 12,181,117 32.519% 142 8,514,748 15.775% 127 3,666,369 99.543% 130
2019 10,013,556 17.794% 148 6,894,264 19.031% 134 3,119,292 14.921% 132
2020 12,201,027 21.845% 137 6,652,395 3.508% 130 5,548,632 77.881% 122
2021 11,099,244 9.030% 145 6,420,300 3.489% 141 4,678,944 15.674% 125
2022 9,106,809 17.951% 145 5,745,401 10.512% 145 3,361,408 28.159% 132
2023 9,570,715 5.094% 142 4,890,459 14.880% 147 4,680,256 39.235% 124
关闭

2023年的兩國貿易項目如下:

出口至玻利維亞的前10大項目為:機動車輛所用之零件與附件;調製膠與其他調製粘著劑橡膠塑料加工機或以此類原料製造產品之機械;自行車或機動車輛用之電氣照明或信號設備、擋風板刮刷器、去霜或去霧器;液體或粉末之發射、散播或噴霧用機具、滅火器噴槍、噴水蒸汽機或噴砂機與類似噴射機器;種植用種子果实孢子;其他机械零件;一般或競技運動、戶外遊戲用物品與設備游泳池與袖珍游泳池;鋼鐵製螺釘螺栓螺帽、螺旋鈎、車用螺釘、鉚釘、橫梢、開口梢墊圈與類似製品;手用扳手扳鉗、有無把手之可互換扳手套筒等。[17]

自玻利維亞進口的前10大項目為:油料種子與油質果實;大豆廢料與碎屑;廢料與碎屑;蕎麥小米雀粟與其他穀類咖啡、咖啡荳殼與荳皮、含咖啡成分之代替品;木材;不帶毛之牛、馬類動物鞣制皮革或胚皮革;鮮或乾椰子巴西栗腰果;去莢之乾豆類蔬菜等。[18]

投資

玻利維亞位處拉丁美洲內陸,且地理位置距離臺灣遙遠,以及該國投資經商環境並不友善,相較其他拉丁美洲國家臺商數目一向較少。臺商早期多從事進出口貿易,包括雜貨、布料手工具等,之後面臨中國大陸產品的價格競爭,臺灣產品雖然品質較佳,但民眾購買力較弱,商品較不具價格優勢。目前僅有少數臺商仍繼續從事百貨進出口、食品、餐飲等商業活動,另由於玻利維亞經濟較其他拉美國家落後,臺商多於經商有成生活穩定之後,轉赴其他環境較好之國家定居與經商。[19]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司統計,截至2023年,臺商對玻利維亞的總投資金額為37,950美元;玻利維亞對臺灣無直接投資紀錄。[19][20]

僑民

在玻利維亞的僑民於1980年前後曾達1,300人左右,90%以上來自台灣,後因該國政經情況不佳,相繼轉赴他國發展。目前持中華民國護照的僑民約70戶180人,其中約有40戶定居在第1大城聖克魯斯,其餘則分居實際上的首都拉巴斯及第3大城科恰班巴。這三座城市也先後成立「中華總會」、「中華商會」及「華夏促進會」。其中聖克魯斯的中華商會成立逾20年,並為登記有案之組織,且設有会馆供僑民於年節時團聚並辦理各項活動,但由於人數較少,且許多僑民均往返臺灣或其他國家,並未頻繁聚會交流。僑民多經營餐飲業商店旅館旅行社等,也有開設塑膠工廠及麵粉廠者。聖克魯斯目前設有華人基督教會教堂,另有民間集資興建的祐海宮以供奉媽祖[21][19][22]

協定

更多信息 日期, 簽署 ...
雙邊文件[23]
日期 簽署 備註
1966年7月29日 《中華民國與玻利維亞共和國友好條約》 以下簡稱中玻
1969年7月15日 《中玻文化專約》
1971年9月28日 《中玻經濟技術合作議定書》
1971年12月16日 中華民國政府玻利維亞共和國政府英语Politics of Bolivia科學技術合作協定》
1971年12月16日 《中玻技術合作換文》 [註 2]
1981年6月1日 《中玻昆蟲醫學英语Medical entomology技術合作協定換文》 [註 3]
1989年5月5日 《中玻郵政國際快捷郵件協定》
1993年4月28日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玻利維亞國家科學院科技合作協定》
关闭

簽證

Thumb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玻利維亞需要簽證。
Thumb
玻利維亞護照英语Bolivian passport玻利維亞國民英语Demographics of Bolivia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中華民國需要簽證。

兩國國民皆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持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以觀光或探訪為由,若無法在玻利維亞駐外館處取得簽證,可於該國邊境或機場移民局取得單次入境30天簽證,可延長至90天。經玻利維亞轉機亦須辦理簽證。[24]

玻利維亞護照英语Bolivian passport玻利維亞國民英语Demographics of Bolivia抵台參加由中央政府機關主辦、協辦或贊助之國際會議、運動賽事、商展活動,可以電子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期。[25][26]

交通

航空

資料截至2023年7月2日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亦無中華民國→直航第三地→玻利維亞,需多次轉機前往。

例如:

駕車

持有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可在玻利維亞駕車。[27]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