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烏克蘭關係(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о-китайські відносини)是指歷史上的中国和烏克蘭、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在1992年1月4日宣佈建交,隨後大量的蘇聯軍事遺產轉移很大程度上強化雙方關係,至今雙方在軍事方面合作密切,並表達明確的互信機制,烏克蘭也在台灣問題方面堅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烏克蘭基輔設有大使館、在敖德薩設有總領事館,烏克蘭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設有大使館、在上海市和广州市設有總領事館[2][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又對俄羅斯提供大量經濟支援及加深兩國合作[4],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視中國為「俄羅斯犯罪聯盟」的成員,公開批評中國持續向俄羅斯提供協助[5][6]。
根據記載,首名來華的烏克蘭人伊拉里昂·特魯斯為一名東正教傳教士,在1715年到達清朝,此後陸續有烏克蘭裔修士和神甫赴華傳道;他們把漢字書籍帶到烏克蘭的院校,又與烏克蘭學者分享在華的見聞,促進了烏克蘭人對中國的了解[7]。首群踏足烏克蘭、而又有據可查的華人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所率領的使團,他們經烏克蘭到達俄羅斯聖彼得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有一批華人到烏克蘭的城鎮定居,他們大多是商人、工匠或裁缝[7]。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量烏克蘭人被強徵充軍;不少人為逃避戰火而離開烏克蘭,令烏克蘭勞動力短缺,俄羅斯帝國政府唯有招募華人到當地就業[7]。雖然華工在烏克蘭得到的待遇比在中國得到的待遇佳,但他們備受歧視,社會地位只是略高於戰俘,工資更是微薄;因此,不少烏克蘭華工組織工會,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又參與十月革命,在蘇聯紅軍成立華工支隊[7]。
烏克蘭在1920至1991年的國號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屬於蘇聯領土的一部分,故當時的中烏關係隸屬中蘇關係。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向歐洲採購的部分軍備是從烏克蘭敖德薩運到中國[8]:198。1946年,在華烏克蘭人向上海政府當局申請成立僑民協會;由於當時的中華民國沒有與蘇聯建交,而且國民政府擔心僑民協會將從事間諜行為,因此打算拒絕該申請,但申請的最後結果則無從稽考[8]:198–199。1966年,聯合國召開全體會議,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烏克蘭代表率先發言,主張立刻排除中華民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權利[8]:199。1971年10月,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76个投票赞成的国家之一。
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烏克蘭保持科技合作,如四川省科技情报局曾与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相關部門進行科技合作和交流,在基辅及顿涅茨克等城市举行學術研討會[9],而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的乌克兰专家亦曾到陕西省交流[10];雙方之間也有經貿往來,例如中國藍星集團就曾經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簽訂协议,在基辅設立合资公司[11]。
乌克兰在1991年8月24日脱离苏联成為獨立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數月後的1992年1月4日與乌克兰建交,是最早承认乌克兰独立、並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1992年5月,克里米亞半島自行宣布脫離烏克蘭並獨立[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於1994年中發声明,指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又表示支持乌克兰领土完整[1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94年12月聲明承諾不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器、並在烏克蘭受核威脅時向該國提供安全保證[14]。2013年12月5日,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友好合作条约》。
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通過歸屬公投,宣布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15],而烏克蘭亦爆發親歐及亲俄衝突[16]。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3月就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進行表决,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投下弃权票,並指當地局势複雜,安理会表决草案會造成对立,不符国际社会利益[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谴责烏克蘭武裝衝突中针对平民的暴力,認為需正視各地区人民的利益,以「政治解决」的方式处理乌克兰问题。同时坚决反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18]。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电话交谈中,表达了他相信普京能与相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政治解决方案的能力。他阐述了該國的原则和立场,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他指,該國相信俄羅斯能同各方协调,推动问题得到政治解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2019年12月,乌克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了一份“克里米亚和塞尔瓦斯托波尔以及亚速海和黑海部分水域军事化”的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从克里米亚撤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等19个国家针对议案投下反对票。乌克兰方面认为中方的以上举动是在公开偏袒俄罗斯。不过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仍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亦不承认顿巴斯两个自行宣布独立的政治实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
自2021年4月1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乌克兰单方面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免签证入境乌克兰30天。
202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会见乌克兰海关署代理署长杰姆琴科,双方讨论了关于中乌海关领域合作和经贸合作的问题[19]。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场合中采取具争议立场[20][21][22]。北京當局雖然對外宣傳保持中立,但對內宣傳上傾向俄羅斯[23] ,视为属于亲俄中立[24][2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最近一次访问乌克兰是在2011年6月,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率团访问乌克兰。乌克兰最高领导人最近一次访问中国是在2013年12月,由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率团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最近一次会晤是在2017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会见。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7]。习近平指出,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28]。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称“对乌俄爆发冲突感到痛惜,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扩张军事集团来实现”[29]。应乌克兰方面请求,中国红十字会向乌克兰红十字会提供一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等,价值500万元人民币[30]。3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再向乌克兰提供一批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31]。5月2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外表示,乌克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俄乌战争中的政策感到满意[32]。
2022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戰書出訪俄羅斯時表示中方理解和支持俄羅斯為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採取的反擊,並會從不同方面給予策應[33]。2022年9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会面期间,普京向习近平表示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疑问和担忧”[34]。2022年俄占乌克兰吞并公投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35]。在联合国安理會关于譴責俄侵占烏領土決議案投票中,中國选择棄權[36][37]。2023年2月,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表示有计划会晤习近平,並希望该国支持乌克兰,不要提供武器给俄罗斯[38]。
2023年4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電視台專訪時聲稱「前蘇聯國家不是主權國家」[39],引起曾經被蘇聯統治的烏克蘭強烈不滿[40]。
2023年4月26日,習近平與澤連斯基通電話,為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二人首次通話[41][42]。習近平向澤連斯基表示中方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辉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43]。同日,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华大使帕夫洛·里亚比金[44]。
2023年5月16日至17日,李辉在乌克兰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並分别會見外交部长库列巴等人。[45]
2023年7月20日,乌克兰经济副部长在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举行会谈,这是自2019年以来乌克兰政府官员首次对中国进行高层访问。[46]雙方共同主持召开中国—乌克兰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第七次会议。[47]
202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和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列巴在参加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进行会谈,库列巴称“我们(中国和乌克兰)一致认为,有必要保持乌克兰与中国各级别的接触,并继续对话。”王毅表示"中国不会(利用局势)牟利,也不会向冲突地区或冲突各方出售致命武器"。并称“感谢乌克兰在紧急状况下帮助中方人员安全撤离,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48][49][50]
2024年2月22日,乌克兰最高拉达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汉娜·霍普科对俄罗斯在战争中的失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了一个信号,表示乌克兰也需要保持平衡,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同,不向侵略者提供弹药。她表示,「整个文明世界都明白,如果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不战败,就很难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缘政治野心。因此,俄罗斯的失败是有益的,它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了一个信号: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承受俄罗斯那样的行为」。汉娜·霍普科总结表示,「乌克兰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自己的安全倡议,希望在谈判中拥有坐在谈判桌中间的权利,认为他们不站在俄罗斯或乌克兰一边。尽管这完全是不真实的,因为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这场战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站在侵略者一边」[51][52]。
2024年9月25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聯合國大會公開指責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面兜售存在缺陷的和平方案,一方面又在幫助俄羅斯瞄准烏克蘭的核電設施[53]。
截至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乌克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54]。中乌兩國在2013年的雙邊貿易總額約為110亿美元,其中烏克蘭到中國的出口額為32.7亿美元,中國到烏克蘭的出口額剛為78.4亿美元;烏克蘭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包括矿石、矿砂和动植物油脂,而中國出口到烏克蘭的商品主要為电气设备和机械器具[54]。
中烏貿易關係在2008年得到深化[55]。不少中國企業都想在環基輔的外環路以及一批跨第聶伯河的橋樑的建設項目上投資,故兩國的經貿關係得到持續發展[56]。中國還打算向烏克蘭提供2,500萬人民幣的貸款[57]。在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中國政府曾撥出350萬人民幣來為烏克蘭提供診斷設備、口罩、眼鏡、手套等用於抵禦流感的物資[58]。
2019年第一季度,乌克兰对华贸易总额26.43亿美元,占乌外贸总额10.19%,這使得中國超过俄罗斯,成为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國也是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是乌克兰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國家[59]。
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乌克兰莱克希姆制药集团与中国科兴公司于2020年12月签署新冠疫苗采购合同。2021年3月初,乌卫生部批准科兴疫苗紧急使用注册申请。25日晚,首批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乌克兰首都基辅。[60]
除貿易外,中烏亦有合作發展能源和农业。2012年12月,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乌方签署了提供总额30亿美元的农业贷款协议,中国机械工业成套工程公司与乌粮集团正在积极开展此笔贷款项下的粮食贸易和农用物资出口合作[54]。另外乌克兰是中国玉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2021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占比29.07%。[61]
年份 | 中国对乌出口 | 中国自乌进口 | 双方贸易总额 | 中国贸易顺差 |
---|---|---|---|---|
2015年 | 351,658 | 355,725 | 707,383 | -4,066 |
2016年 | 421,682 | 248,761 | 670,442 | 172,922 |
2017年 | 504,108 | 233,561 | 737,669 | 270,546 |
2018年 | 701,900 | 264,848 | 966,748 | 437,053 |
2019年 | 739,984 | 451,370 | 1,191,354 | 288,613 |
2020年 | 687,808 | 779,073 | 1,466,881 | -91,264 |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22年,在烏克蘭實際經營的中企有30家,對烏克蘭的累計投資達90億美元,招商局集團在黑海沿岸的敖德薩擁有港口碼頭。中糧集團耗資7,500萬美元,在烏克蘭興建糧油中轉碼頭,子公司中糧農業在2014-2015年完成對烏克蘭來寶集團股權收購。中建集團在烏克蘭建立10座太陽能發電站,渤海商品交易所旗下BOCE於2017年收購烏國復興開發銀行。[63]
蘇聯時期,很多翻譯後的蘇聯書籍被介紹到中國[64]:48;蘇聯傳記體小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生於現今的烏克蘭)是其中一例,此書受到中國讀者的歡迎,被多家出版社翻譯為漢語[65]:48。
乌克兰曾分別在2002和2004年兩度举办「中国文化日」,而中国亦分別在2010和2011年舉行了「乌克兰文化日」;烏克蘭駐華大使館持續在館內舉行艺术展览和音樂會等文化活動,並接受中国的旅游组织來访[66]。中國作家茅盾曾在小说《虹》烏克蘭語译本的序言中指出,中国读者非常喜爱乌克兰的文学作品[67]。
隨着中烏兩国之間的交流愈趨密切,乌克兰开始重视汉语教学;基辅有语言学校早於1956年已提供汉语課程,而乌克兰近年來出現了一股學習汉语和認識中华文化的熱潮,不少乌克兰学者開始编写本地的汉语教材[68]。中國在烏克蘭的基輔大學[69]、哈爾科夫大學[70]、卢甘斯克大学[71]、基辅国立语言大学[72]和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73]分別設有5所孔子學院[74],其中成立於2007年的卢甘斯克大学孔子学院是烏克蘭首家孔子学院[75]。
截至2014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乌克兰國防工業的最大消费国[76]。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從乌克兰的馬達西奇公司購入250个引擎,安裝在該國的教练机上[77];中國也曾向烏克蘭採購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和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76]。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時間,包括烏克蘭在內的独联体各国經濟动荡,许多军工专家和工程师失业;因此,中国和新加坡、以色列等国的科研機構派专家前往乌克兰招揽人才,並向他們提供优厚的待遇[76]。
烏克蘭外長阿納托利·茲連科在2002年訪問北京時[78],重申一個中國立場,並表示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以及「台灣獨立」。2010年,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又在聯合聲明重申了此一立場[79]。
烏克蘭政府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會晤中,就對台立場多次寫進雙方的聯合文件,涉及台灣的有:
中国和乌克兰有如下的几对姐妹城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