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進位電腦
运用三值逻辑的计算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10月14日) |
歷史
於 1840 年托马斯·福勒就以平衡三进制的設計,使用木材建造了一台早期的计算机。第一台數位電子三進制计算机Сетунь,是於1958年在蘇聯莫斯科國立大學由Nikolay Brusentsov所建造,它比二進位计算机在未來發展上更有優勢,但二進位计算机因其低耗電和低廉的生產成本,而於現代盛行。1970 年,布魯納多夫構建了一個增強版本,他稱之為Сетунь 70。在1973年美國開發了在二進位计算机上模擬三進制計算的Ternac模擬器。
随着技术进步,真空管和晶体管等计算机元器件被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的铁氧体磁芯和半导体二极管[來源請求]取代。这些电子元件组成了很好的可控电流变压器,这为三进制逻辑电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因为电压存在着三种状态:正电压(1)、零电压(0)和负电压(-1)。
平衡三進制
未來應用的潛能
隨著生產二進位计算机元件的經濟規模出現,三进制计算机受到關注而流行於世的可能性已經降低。然而高德纳認為,以三元逻辑的簡單設計與高效,可能會有人再次投入研發;有种可能的可行方案是將光學计算机與三元邏輯系統相結合。使用光纖的三元計算機可以使用0和2的正交偏振光作為1和-1。IBM也有報導三元計算主題的論文,但它並沒有積極參與其中。
约瑟夫森结已被提出作為一個平衡的三元儲存器單元,採用循環超導電流,無論是順時針、逆時針,或關斷。“由於三元操作,所提出的儲存器電路的優點是具有高速計算能力,低功耗和非常簡單的構造,並具有較少的元件。”
2009年,量子计算机被提出使用量子三態qutrit,而不是典型的量子位。當量子元素的基態數為d時,稱為qudit。
另見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