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随着海军军事技术发展,部分舰只在其服役期间,在不同的时期曾被分类为不同的舰种。
舰名 | 命名来源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完工日期 | 入役日期 | 结局 | |||||||
“金刚”号 | 金刚山[12] | 赫尔厄尔斯船厂[13] | 3门172毫米(6.8英寸)[14] | 3—4.5英寸(76—114毫米) | 2,248長噸(2,284公噸)[14] | 单轴,14節(26公里每小時;16英里每小時),2,450匹指示馬力(1,830千瓦特)[14] | 1875年9月14日[14] | 1877年4月17日[14] | 1878年1月[13] | 1878年7月10日[15] | 1909年7月20日除籍[14] |
“比睿”号 | 比睿山[16] | 彭布罗克码头米尔福德黑文造船工程公司[13] | 1875年9月24日[17] | 1877年6月11日[17] | 1878年2月[17] | 1878年5月22日[17] | 1911年4月1日除籍,翌年出售[17] |
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完工日期 | 入役日期 | 结局 | ||||||
“镇远”号
(Chen Yuen) |
德国伏尔锵造船厂[21] | 2门305毫米(12英寸)双联装舰炮[21] | 76毫米(3英寸)(甲板)[21] | 7,670公噸(7,549長噸)[21][b] | 2具螺旋桨,8座圆式燃煤锅炉驱动2台卧式三缸三胀蒸汽机,15.4節(28.5公里每小時;17.7英里每小時),7,200匹指示馬力(5,400千瓦特)[21] | 1882年[21] | 1882年11月28日[21] | 1885年11月8日[23] | 1894年11月14日触礁,被日军俘获后收编[24] | 1912年4月拆解[24] |
马江海战后,为了重建几乎全灭的福建水师,新任船政大臣裴荫森向清政府申请自行建造铁甲舰[26]。原计划建造3艘,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最终获准建造1艘[26]。1886年该舰舰体由福州船政的魏瀚、郑清濂等人设计监造,轮机部分则由陈兆翱等人在船政内部自行督造[27][28]。作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全钢甲军舰,“平远”号的设计方参考了法国黄泉级近海防御铁甲舰[c]“柯袭德”号、“士迪克十”号和“飞礼则唐”号三艘岸防铁甲舰的设计[26][29]。
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完工日期 | 入役日期 | 结局 | ||||||
“平远”号
(“龙威”号) |
大清福州船政[30] | 1门260毫米(10英寸)克虏伯炮[31][32] | 203毫米(8英寸)(弹药舱、锅炉)[32][33] | 2,640公噸(2,598長噸)[33][28] | 2具螺旋桨,4座圆型高式双门燃煤锅炉驱动2台复合式康邦省煤蒸汽机,10.5節(19.4公里每小時;12.1英里每小時),2,400匹指示馬力(1,790千瓦特)[33][34] | 1886年12月7日[31] | 1888年1月29日[33][31] | 1889年9月28日[33][35] | 1895年2月17日,向日军投降,后被作为炮舰编入日本舰队[33] | 1904年9月18日在日俄战争中触雷沉没于渤海铁岛以西1.5海里处[36]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