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IG 33(德語:schweres Infanterie Geschütz 33,重步兵炮33年式)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時期的步兵支援火炮,實際口徑149.1毫米,也是納粹德軍步兵科使用之最大口徑支援火器,主要用於壓制據點。標準的德軍步兵团會配發2門作為攻堅火力,由於為步兵單位設計,射程較短,後來為了因應機械化作戰節奏等需求,因此出現車裝版本,但基本設計從1933年後就沒有重要變化。
sIG33開發始於1926年,由萊茵金屬在杜塞道夫工廠所設計,火炮未採機械化拖曳設計,而是由6匹馬拖運。量產則在AEG公司之黑尼格斯多夫工廠與捷克斯特拉科尼采的斯科達公司負責,砲管壽命為1萬發至1萬5千發之間。在二戰爆發前受限於軍隊規模,sIG33大約生產了410門,直到戰爭爆發後才逐步增產,原則上每個步兵團分配到兩門,到德國投降前在德國步兵單位中佔有一席之地。
二戰爆發後sIG33產量 | ||||||||
年份 | 1939前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總數(門) |
---|---|---|---|---|---|---|---|---|
生產量 | 48 | 310 | 492 | 420 | 862 | 1613 | 410 | 4155 |
彈殼 | 類型 | 重量 | 填充藥 |
I Gr 33 | 高爆彈 | 38公斤(84英磅) | 8.3公斤(18英磅) 阿馬托 |
I Gr 38 Nb | 煙霧彈 | 40公斤(88英磅) | 發煙硫酸/輕石(pumice) |
I Gr 39 Hl/A | 錐形裝藥 | 25.5公斤(56英磅) | 黑索金/TNT |
Stielgranate 42 | 爆破彈 | 90公斤(200英磅) | 27公斤(60英磅) 阿馬托 |
首次以車載方式裝上sIG 33的坦克底盤是一號坦克(即一號自走重步兵砲),但很快發現車輛裝載後難以平衡,發射時的後座力甚至有翻車危險,其後改為裝在二號坦克(二號自走重步兵砲)及繳獲自捷克的LT-38(蟋蟀式自走炮)及在退出前線的三號坦克(33B突擊步兵砲)底盤上,四號坦克底盤上更裝有sIG 33的輕量化改進型15厘米StuH 43灰熊式突擊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