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齐侯盂,春秋晚期青铜器,1957年出土于河南省孟津县邙山坡[1],现藏于洛阳博物馆。该器高43.5厘米,口径75厘米,腹深65.5厘米。该器腹内底有铭文五行二十六字[a],记齐侯为其二女儿“仲姜”作此陪嫁器之事。
齐侯盂是在1957年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修建中州渠的时候发现的,出土于金墉城故址以西约3公里的孟津县平乐公社(今平乐镇)境内的邙山山坡的灰坑中[2][3],金墉城位于汉魏洛阳故城西北角,隋洛阳城之东15公里,是汉魏洛阳城的卫城[4]。
齐侯盂高43.5厘米,口徑75厘米,腹深65.5厘米。斂口,侈沿,鼓腹,圈足,四獸耳銜環,器身飾兩鈕波曲紋,環飾獸體卷曲紋。
齐侯盂出土后,曾长期被放置在库房里面,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工作人员在清除该器上的淤泥和铜锈时,意外地在其内壁腹部处发现了刻铭,铭文共计5行26个字[a]:“齐侯乍(作)朕(媵)子中(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5]
铭文与子仲姜相关的文物还有1870年在山西省榮河縣出土的𦅫鎛;《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收錄的齊侯子仲姜鬲甲乙;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子中姜盤等[6]。
馮時《春秋齐侯盂与𦅫镈铭文对读》一文将齐侯盂与清代同治庚午年(1870年)在山西省荣河县后土祠出土的𦅫镈对比分析,认为:两器铭文的书体,内容多有关联,可能是为了同一件事情同时制作的。“仲姜”名字前缀有“子”字,是女子嫁人时的称法。结合𦅫镈铭文,仲姜是𦅫的妻子,而𦅫是鮑叔牙之孫,躋仲之子。馮時还推测这组器皿作於齊昭公[2]。張俊成论文《東周齊國銘文綜合研究》中则推断𦅫鎛作於齊孝公年间或齊昭公年间[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