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仙硬幣是一種以往流通的香港貨幣,面額為$0.01港元。於1866年香港政府決定停止鑄造及發行一文硬幣後,成為流通硬幣當中面值最低的一款,直至1941年前後被一仙紙幣取代。
1877年,硬幣正面換上新的女皇側像。新女皇像年紀稍長,鼻孔較明顯、下巴較圓、脖頸較粗;一縷長髮垂至頸部,半掩着耳朵。皇冠稍高,左緣綴有15顆珍珠,中央綴有3顆珍珠。
英皇愛德華七世在位其間,共鑄造五種不同面值的硬幣,當中包括銀鑄的5仙、1毫、2毫和半元(5毫),以及銅鑄的1仙,在1902至1905年間發行。
1919年至1931年間,政府只鑄1仙銅幣。
為節省成本,在1931年起鑄造的1仙硬幣,銅幣的面積縮小至22毫米。此版別的一仙硬幣歷經喬治五世及喬治六世(只限1941)兩朝,當中以1941年鑄造的一仙銅幣為罕品。
1941年12月,日軍進犯香港,該年鑄造的1仙銅幣從未在市面流通。佔領香港後,所有香港硬幣的庫存均被充公並送往日本熔掉,以提取其金屬成份,1941年鑄造的一仙銅幣亦不能倖免。根據英國皇家鑄幣廠的記錄,500萬枚已鑄造好的一仙銅幣原來分五批付運來港。受戰事影響,一批硬幣被逼在南非(另一說法為澳洲)卸貨,並隨即送返鑄幣局熔掉。另一批在運送來港途中,經過馬六甲海峽時被日軍截獲,亦有一批被日軍擊沉。因此,當年一仙銅幣鑄造數量雖多,但流傳至今卻十分罕見。直至1960年代,始有數枚在日本被發現。
首批一文銅幣、一仙銅幣及一毫銀幣於1863年在英國皇家鑄幣廠鑄造,翌年在港發行流通。當時正面為維多利亞女皇左側半身像,皇冠左緣綴有14顆珍珠,中央綴有3顆珍珠。刻有「VICTORIA QUEEN」名號。
背面上方為「HONG-KONG」字樣,下方為「ONE CENT」字樣及年份,中間以圓點圍成的圓圈內有「香港一仙」四字。
其後,除正面英國君主側半身像隨君主更替而轉變之外,背面設計除面積縮小外均沒有太大變化。
鑄記(硬幣背面「HONG-KONG」字樣的短劃連字號之上)
年份[1] | 鑄造量 |
---|---|
1863 | 1,000,000 |
1865 | 1,000,000 |
1866 | 1,000,000 |
1875 | 1,000,000 |
1876 | 1,000,000 |
1877 | 4,000,000 |
1879 | 1,000,000 |
1880 | 1,000,000 |
1881 | 1,000,000 |
1899 | 1,000,000 |
1900 | 1,000,000 |
1901 | 5,000,000 |
1901H | 10,000,000 |
1902 | 5,000,000 |
1903 | 5,000,000 |
1904H | 10,000,000 |
1905 | 2,500,000 |
1905H | 12,500,000 |
1919H | 2,500,000 |
1923 | 2,500,000 |
1924 | 5,000,000 |
1925 | 2,500,000 |
1926 | 2,500,000 |
1931 | 5,000,000 |
1933 | 6,500,000 |
1934 | 5,000,000 |
1941 | 5,000,000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