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翠鳥科翡翠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胸翡翠(学名:Halcyon smyrnensis)又名苍翡翠,也叫白喉翡翠,廣泛分布於亞洲,從西奈半島向東延伸至印度次大陸、中國及印尼。這種翠鳥在大部分的分布區域內都是留鳥,儘管某些族群可能會進行短距離的移動。牠們經常出現在遠離水源的地方,捕食各種獵物,包括小型爬行動物、兩棲動物、螃蟹、小型囓齒類動物,甚至是鳥類。繁殖季節時,牠們會在早晨從顯眼的棲地(如城市區域的建築物頂端或電線上)大聲鳴叫。
蒼翡翠是許多由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於1758年在他的《自然系統》自然系統第十版中首次正式描述的鳥類之一。他創建了二名法Alcedo smyrnensis[1][2]。林奈引用了埃萊阿扎·阿爾賓在1738年出版的《鳥類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Birds,其中包括對「斯米爾納翠鳥」的描述和插圖[3]。阿爾賓的標本被保存在酒精中,並由植物學家威廉·謝拉德收集,後者在1703年至1716年間擔任英國駐士麥那領事[3][4]。當前的屬名Halcyon由英國自然學家兼藝術家威廉·約翰·斯溫森於1821年引入[5]。Halcyon是希臘神話中通常與翠鳥相關的一種鳥的名稱。種小名smyrnensis是士麥那(現今土耳其的伊茲密爾)的形容詞[6]。
菲律賓的褐胸翡翠(H. gularis)通常現在被認為是單獨的物種[8][9]。2017年發表的一項分子研究支持了這一觀點,研究發現H. s. gularis與爪哇翠鳥(H. cyanoventris)的親緣關係比與蒼翡翠更為接近[10]。IUCN紅色名錄和國際鳥盟於2014年將牠們拆分為獨立物種,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於2022年也採取了相同的做法[11]。亞種H. s. perpulchra和H. s. fokiensis有時會被歸入H. s. fusca[12]。
當地名稱包括俾路支: aspi chidok; 信德: dalel; 印地語: kilkila, kourilla; 喜馬偕爾邦: neela machhrala; 旁遮普語: wadda machhera; 孟加拉語: sandabuk machhranga; 阿薩姆語: māsorokā, মাছৰোকা; 卡查爾語: dao natu gophu; 古吉拉特語: kalkaliyo, safedchati kalkaliyo; 馬拉地語: khundya; 泰米爾語: vichuli; 泰盧固語: lakmuka, buchegadu; 馬拉雅拉姆語: ponman; 卡納達語: Minchulli(ಮಿಂಚುಳ್ಳಿ), rajamatsi; 僧伽羅語: pilihuduwa.[13]
這是一種大型翠鳥,長27—28 cm(10.6—11.0英寸)。成鳥有明亮的藍色背部、翅膀和尾巴。牠的頭部、肩部、兩側和下腹部為栗色,喉部和胸部為白色。大喙和腿部鮮紅。蒼翡翠的飛行快速且直接,短圓的翅膀會發出嗡嗡聲。飛行時,藍色和黑色翅膀上的大白斑可見。雌雄相似,但幼鳥的顏色較成鳥暗淡[14]。
此物種與爪哇翠鳥(Halcyon cyanoventris)構成一個超種,大多數主要著作認可四個地理亞種。牠們的大小、背部藍色的色調以連續變化的形式存在,其中smyrnensis和fusca的藍色更偏綠,而saturatior的藍色則更接近藍色或紫色。菲律賓的H. s. gularis只有頸部和喉部是白色的,有時被視為獨立物種,名為H. gularis.。亞種fusca分布於印度半島和斯里蘭卡,體型略小,顏色更偏藍,下體顏色比指名亞種更深。亞種saturatior分布於安達曼群島,體型更大,下體顏色更深。亞種perpulchra(不一般被認可)分布於東北印度,比fusca小,下體顏色較淺[15]。偶爾也有發現白化現象[16]。
蒼翡翠在多種棲地中是一種常見的物種,主要分布在平原的開闊地區(但在喜馬拉雅山區也曾見於海拔7500英尺的地方[17]),這些地區有樹木、電線或其他棲息物。該物種的分布範圍正在擴大。
蒼翡翠在季風季節開始時進入繁殖期。雄鳥在領地內的高處顯眼地棲息,並在清晨鳴聲。此時,尾巴可能會擺動,在求偶展示中,翅膀會僵硬地打開一兩秒鐘,露出白色的翼鏡。牠們還會高高地抬起喙,展示白色的喉部和前胸。雌鳥在表示邀請時,會快速且持續發出kit-kit-kit...的叫聲。巢是一條在土坡中的隧道(長度為50厘米,但也有長達3英尺的隧道的記錄[19])。築巢開始時,兩隻鳥會飛到合適的泥牆上,直到形成一個凹痕,牠們可以在那裡找到棲息點。隨後牠們會棲息並繼續用喙挖掘巢穴。在乾草堆中築巢的情況也有記錄[20]。通常一次產卵4至7顆圓形白色的蛋。蛋需要20至22天孵化,而雛鳥在19天內羽翼豐滿[21][22][23]。
蒼翡翠顯眼地棲息在領地內的電線或其他暴露的棲息物上,是南亞地區的常見景象。這種翠鳥主要獵食大型甲殼類動物[24]、昆蟲、蚯蚓[25]、囓齒類動物、蜥蜴[26][27][28]、蛇、魚和青蛙[29][30]。也有報告顯示牠們會捕食小型鳥類,如灰腹繡眼鳥、肉垂麥雞的幼鳥、麻雀和文鳥[21][31][32]。幼鳥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33]。在圈養環境中,有觀察指出牠們很少飲水,雖然經常洗澡[34]。
有時候,鳥類會被夜間的燈光吸引,尤其是在季風季節,這表明牠們可能是部分遷徙性的[21]。
這些翠鳥擁有強壯的喙和快速的飛行速度,當牠們健康時,鮮有天敵,僅有的黑鳶[35]和叢鴉掠食案例可能是針對病弱或受傷的鳥類[36]。曾有一隻鳥被發現死在樹上,喙嵌入木中,這被認為是在快速追捕獵物時發生的意外,可能是追逐灰腹繡眼鳥[32]。還有一些寄生蟲被記錄過[37]。
19世紀時,這些鳥類曾因其鮮豔的羽毛而被獵殺,用來裝飾帽子[38]。牠是西孟加拉邦的邦鳥[3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