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舞馬拉松(英語:Dance Marathon)也稱為舞蹈馬拉松,是一種長時間連續跳舞的活動,興起於美國1920年代,而後於1930年代美國進入大蕭條後開始盛行。[1]當時參賽者多生活窮困,靠著比對手跳得更久以贏得名聲和一筆獎金維持基本生計[2][3]。現今,跳舞馬拉松已經轉型為慈善募款活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5月20日) |
1923年,紐約舞蹈老師卡明斯(Alma Cummings)與六個男伴在曼哈頓上城的舞廳連跳27小時的華爾滋創下紀錄,不久各地都有人挑戰卡明斯的紀錄,正式開啟全美跳舞馬拉松風潮[4][5]。
當時許多美國民眾生活在大蕭條中,生活很苦,因此跳舞馬拉松是一項很好的娛樂,因為它提供參賽者食物、住所和贏得獎金的機會,其中德維利耶(Callum DeVillier)曾經從12月跳到隔年6月連跳3,780個小時贏得「跳舞馬拉松世界冠軍」,但也發生過勞致死的案例,舉例來說,27歲的舞者莫爾豪斯(Homer Morehouse)在波士頓連跳了87個小時,最後精疲力竭在舞池中當場死亡。
1930年代末期隨著美國脫離大蕭條經濟重新蒸蒸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跳舞馬拉松跟著漸漸沒落,直到1990年成為慈善募款活動逐漸復甦[5]。
當時各地規則差別很大,雖然有部分跳舞馬拉松規定只要其中一位參賽者繼續跳舞,就會讓另一位睡覺,但常見規則要求參賽者不能入睡,而且參賽者只有在衛生或醫療需求、換衣服或其他類似情況才能離開舞池。[6]通常,舞蹈馬拉松在整個比賽期間播放的音樂類型會持續改變,例如播放緩慢和樂觀的音樂,讓參賽者休息。.[1] 同時比賽也允許觀眾花25美分進場觀看一場跳舞馬拉松比賽。[2]
現在美國舉辦跳舞馬拉松的大學和高中超過250所,學生舉辦持續12到46小時不同形式的跳舞馬拉松,目的是為了募集善款捐助醫院或增進兒 童福利。這些學校包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西南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愛荷華大學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