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耳鵯 ,(學名 :Pycnonotus jocosus ),又名红颊鹎 ,俗名高髻冠 、高鸡冠 、高冠鸟 、黑头公 、紅屎忽 等,原產於亞洲熱帶的鵯屬 鳥類。是一種定居性食果動物 ,主要分佈於熱帶亞洲地區。它作為觀賞鳥被引入 到世界上許多熱帶地區,並已在這些地區建立了族群。紅耳鵯有著響亮的三或四音節叫聲,主要以水果和小型昆蟲為食,喜歡顯眼地棲息在樹上。它常見於山林和城市花園。
紅耳鵯由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 於1758年在他出版的《自然系統第十版 》自然系統 中以二名法 Lanius jocosus 的名稱正式描述 。[ 2] 種小名來自拉丁語 的ioculus ,意思是「歡樂的」(源自iocus ,意為「笑話」)。[ 3] 林奈的描述基於瑞典博物學家佩爾·奧斯貝克 於1757年描述的Sitta Chinensis 。[ 4] [ 5] 林奈將模式產地 指定為「中國」,但1948年由赫伯特·吉爾頓·德尼安 將其限制為香港和廣東 。[ 6] [ 7] 現在,紅耳鵯被歸入德國動物學家弗里德里希·博伊厄 於1826年創立的鵯屬 (Pycnonotus )中。[ 8] [ 9]
在圈養環境中,曾觀察到紅耳鵯與黑喉紅臀鵯 、白耳鵯 、白眶鵯 、黑冠黃鵯 和白頰鵯 等進行雜交。[ 10] 也曾記錄到白化 現象。[ 11]
目前確認九個亞種 :[ 9]
P. j. fuscicaudatus - (Gould , 1866) :最初被描述為一個獨立物種。分佈於印度西部和中部,擁有幾乎完整的胸帶且尾巴無白尖。
P. j. abuensis - (Whistler , 1931) :分佈於印度西北部(模式產地為阿布山[ 12] ),顏色較淡,胸帶不連續且尾巴無白尖。
P. j. pyrrhotis - (Bonaparte , 1850) :最初被描述為屬於Ixos 的一個獨立物種。分佈於印度北部的特萊 和尼泊爾,上部顏色較淡,尾巴有白色尖端,胸帶分離較遠。
P. j. emeria - (Linnaeus , 1758 ) :最初被描述為屬於Motacilla 的一個獨立物種。[ 13] 分佈於印度東部至泰國西南部,上部呈溫暖的棕色,喙纖細且有長冠(也被引入到佛羅里達州[ 14] )。
P. j. whistleri - Deignan , 1948 :分佈於安達曼群島 ,上部羽毛為溫暖的棕色,喙較粗,冠羽比P. j. emeria 短。
P. j. monticola - (Horsfield , 1840) :最初被描述為屬於Ixos 的一個獨立物種。分佈於東喜馬拉雅山脈至緬甸北部和中國南部,上部比P. j. pyrrhotis 更深。
P. j. jocosus - (Linnaeus, 1758) :分佈於中國東南部。
P. j. hainanensis - (Hachisuka , 1939) :分佈於海南島 (中國東南部海岸)。
P. j. pattani - Deignan, 1948 :分佈於緬甸南部和馬來半島 北部,經泰國、印度支那 南部,甚至延伸至爪哇 和蘇門答臘 。
紅耳鵯和其巢 年輕的紅耳鵯(3週大)
成鸟全长20~22厘米,翼展约28厘米,体重23~42克。头顶及枕部黑色,具长的直立羽冠,眼下后方具红色块斑,颊部白色,颊纹黑色,喉部白色,两侧自下颈达胸部各有一条黑色带纹,带纹后边缘转为褐色。上体、尾羽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 15]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亚种monticola具完整的黑色胸带[ 16] 。雌鸟羽色似雄鸟,但黑羽均被替代为黑褐色[ 17] 。亚成鸟眼下后方黑色而无红色块斑,尾下覆羽棕色。[ 16] 。
牠們的叫聲響亮且具表現力,常被描述為尖銳的kink-a-joo (也有記錄為pettigrew 、kick-pettigrew 或pleased to meet you [ 18] ),而其鳴唱聲則是一種責備般的嘰喳聲。牠們往往更容易被聽到而非被看到,但經常在早晨顯眼地棲息於樹頂並鳴聲。壽命約為11年。[ 19]
分布于印度 、中国 南方及东南亚 ,引种至澳大利亚 及其他地区[ 16] 。中国国内分布于西藏 东南部、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南部[ 15] 。
紅耳鵯棲息於輕度林地區域、灌木叢及農田等較為開闊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有牠們爆發性遷徙 的記錄,托馬斯·賈頓 曾注意到牠們「定期以大群造訪馬德拉斯和其他有林地的城鎮」。[ 20]
牠們已經在澳大利亞、美國的洛杉磯 、夏威夷 [ 21] 和佛羅里達州 [ 22] ,以及模里西斯 、阿桑普申島 [ 23] 和馬斯克林群島 等地建立了族群。[ 24] [ 25] 在佛羅里達州,牠們僅在一小片地區出現,其族群很容易被滅絕。[ 26] 2013-2015年間,牠們從阿桑普申島被徹底清除,以防止其入侵鄰近的阿爾達布拉島,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無引入鳥類的熱帶島嶼。[ 27]
紅耳鵯於1880年由動物學及馴化協會引入悉尼,1920年時已在郊區廣泛定居,並逐步擴展到約100公里外的地區。如今,它們也出現在墨爾本和阿德萊德的郊區,雖然它們如何到達這些地方仍不清楚。[ 28]
在留尼旺島 ,此物種定居後促進了外來植物物種如Rubus alceifolius 的擴散。在佛羅里達州,牠們食用多達24種外來植物的果實和漿果,包括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馬纓丹 、巴西肖乳香 (Schinus terebinthifolius )和榕果(Ficus )。[ 29] 在模里西斯,牠們幫助散播粗壯女貞 和毛野牡丹藤 的種子。經過牠們消化的種子發芽效果更佳。[ 30] 紅耳鵯在留尼旺島的族群在三十年間已經發生多樣化,且顯示出根據食物資源適應的喙部形態變異。[ 31]
帶著雛鳥在巢裡
紅耳鵯巢中的蛋
繁殖季節分散開來,南印度的高峰期為12月至5月,而北印度則為3月至10月。[ 32] 每年可能繁殖一次或兩次。[ 33] 雄鳥的求偶展示 包括低頭、展開尾巴及下垂翅膀。[ 33] 巢為杯狀,築於灌木叢、茅草牆或小樹上。巢由細小的樹枝、根莖和草編織而成,並用樹皮條、紙或塑膠袋等大物件裝飾。[ 26] 巢卵數 通常為兩或三顆。[ 33] 成鳥(可能是雌鳥[ 18] )有時會假裝受傷以分散潛在捕食者的注意,遠離巢穴。[ 33] [ 34] 卵呈淡紫色地面,靠近寬端處有斑點。卵的尺寸為21毫米長、16毫米寬。[ 35] 卵孵化需12天。雙親共同撫養幼鳥。幼鳥以毛毛蟲和昆蟲為食,成熟後則改為水果和漿果。[ 18] 幼鳥為「僅翼部有絨羽」的毛幼。[ 14] 卵和幼鳥可能會遭褐翅鴉鵑 和烏鴉捕食。[ 18]
繁殖季節時,牠們會捍衛約3,000 m2 (32,000 sq ft)的領地。[ 36] 牠們成群棲息,每群可達一百隻以上的鳥。[ 37] [ 38]
紅耳鵯以水果(包括對哺乳動物有毒的黃花夾竹桃 果實)、花蜜和昆蟲為食。[ 39]
多種鳥類瘧疾 寄生蟲曾被記錄在此物種中。[ 40] Plasmodium jiangi 於1993年由何氏與黃氏首次在中國東南部發現。[ 41]
該物種曾在印度部分地區是一種受歡迎的籠中鳥。C. W. Smith 曾記錄道[ 42]
這些鳥深受當地人喜愛,因為牠們性格無畏且容易馴養。牠們被教導站在手上,在任何印度市場上都能看到大量此類鳥。
該物種在東南亞部分地區仍是受歡迎的籠中鳥。[ 24]
Osbeck, Pehr . A voyage to China and the East Indies 2 . London: B. White. 1771: 12–13. A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of Dagbok öfwer en Ostindisk resa åren 1750, 1751, 1752 : Med anmårkningar uti naturkunnigheten, fråmmande folkslags språk .
Gill, F. ; Donsker, D.; Rasmussen, P. (编). Bulbuls .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1.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21 [21 June 2021] .
McCarthy, E.M. Handbook of Avian Hybrids of the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57–258. ISBN 0-19-518323-1 .
Law, S.C. An albinoid Otocompsa emeria .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921, 28 (1): 281–282.
Ali, S. & Ripley, S. D.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India and Pakistan 6 2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75–80.
Rising, J.D. Bulbuls. Elphick, C.; Dunning, J.B. Jr.; Sibley, D.A. (编). The Sibley Guide to Bird Life and Behavio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1: 448–449. ISBN 978-1-4000-4386-6 .
Long, J.L. Introduced Birds of the World: The worldwide history,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e of birds introduced to new environments. Terrey Hills, Sydney: Reed. 1981: 298. ISBN 0-589-50260-3 .
Amiot, C.; Lorvelec, O.; Mandon-Dalger, I.; Sardella, A.; Lequilliec, P.; Clergeau, P. Rapid morphological divergence of introduced Red-whiskered Bulbuls Pycnonotus jocosus in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Ibis. 2007, 149 (3): 482–489. doi:10.1111/j.1474-919X.2007.00671.x .
Rasmussen, P.C. & Anderton, J.C. Birds of South Asia: The Ripley Guid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nd Lynx Edicions. 2005.
Begbie, A. Note on the habits of the Bengal Red-whiskered Bulbul Otocompsa emeria .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908, 18 (3): 680.
De, G. Communal roosting of Red-whiskered Bulbuls. Newsletter for Birdwatchers . 1976, 16 (4): 11–12.
Neelakantan, K.K. Communal roosting in the Red-whiskered Bulbul. Newsletter for Birdwatchers. 1976, 16 (2): 4–5.
Raj, P.J.; Sanjeeva. Additions to the list of birds eating the fruit of Yellow Oleander (Thevetia neriifolia ).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963, 60 (2): 457–458.
Peirce, M. A. Haematozoa of Zambian birds IX. Redescription of Haemoproteus otocompsae , a parasite of Pycnonotida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1984, 18 (6): 965–967. doi:10.1080/00222938400770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