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鹭學名Egretta novaehollandiae[2],又稱白脸鹭,是澳大利亞跟大洋洲大部分地區常見的類,包括新幾內亞托雷斯海峽的島嶼、印度尼西亞紐西蘭,以及除最乾旱地區外的整個澳大利亞

事实速览 白面鷺, 保护状况 ...
白面鷺
Thumb
繁殖羽
Thumb
非繁殖羽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鹭科 Ardeidae
属: 白鹭属 Egretta
种:
白面鷺 E. novaehollandiae
二名法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Latham, 1790)
Thumb
異名

Ardea novaehollandiae
Notophoyx novaehollandiae

关闭

它是一種中等大小的,顏色淡淡的、略帶藍灰色,有黃色的腿和白色的面部標記。幾乎可以在靠近淺水的任何地方找到它,不論是淡水還是鹽水,雖然在被打擾時會立即展開長長的、慢速拍打的翅膀離開現場,但它會大膽地襲擊郊區的魚塘。

分類學

白臉鷺於1790年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正式描述。他將其歸於蒼鷺屬(Ardea)鷺類,並創造了雙名法 Ardea novaehollandiae[3][4] 萊瑟姆的描述是基於1789年新南威爾士州首任總督亞瑟·菲利普在他的書The Voyage of Governor Phillip to Botany Bay中描述和插圖的“白額鷺”。[5]

歷史上它被認為與蒼鷺屬(Ardea)有密切關係,但有一段時間它被單獨歸於一個屬——Notophoyx——因為缺乏該屬典型的羽毛。[2] 在美國鳥類學家沃爾特·J·博克對鷺科家族的評論中,他將白臉鷺歸入蒼鷺屬(Ardea),認為其與白頸鷺有關,並將其同義化為Notophoyx[6] 同樣,瑞典自然學家凱·庫里-林德爾認為該物種是蒼鷺屬(Ardea)的一個侏儒成員。[7] 羅伯特·B·佩恩和克里斯托弗·J·里斯利(Christopher J. Risley)將白臉鷺歸入白鷺屬(Egretta),因其骨骼解剖結構更像鷺類而不是蒼鷺類。他們指出博克並未給出將該物種歸入蒼鷺屬(Ardea)的理由,並認為其最親近的親屬是小藍鷺Egretta caerulea),因其羽毛和頭骨的相似性。[8] 弗雷德里克·謝爾頓在1987年的一項研究中使用DNA-DNA雜交技術確認白臉鷺是鷺科的一員。[9]

澳大利亞的亞種E. n. novaehollandiaeE. n. parryi,來自新喀里多尼亞的E. n. nana以及伊里安查亞E. n. austera曾被描述過,但現在在分類學上不再被承認。[2]

外觀和行為更接近於白鷺屬(Egretta)屬。

南澳大利亞下墨累地區恩加林傑瑞人稱其為krawli[10]

描述

Thumb
非繁殖羽

成年白臉鷺在其科中屬於中等大小,大部分呈淡藍灰色。額頭、頭頂、下巴和上喉嚨是白色的。頭頂的圖案是可變的,有時白色會延伸到脖子上;這種變化使得個體識別成為可能。[2] 虹膜可能是灰色、綠色、暗黃色或肉桂色。[2] 頭部眼睛與喙之間的區域(眼紋)是黑色的。喙是黑色的,通常在基部呈淡灰色。[2] 在繁殖季節,粉紅褐色或青銅色的繁殖羽會出現在前頸和胸部,藍灰色的羽毛則會出現在背部。[11]

成鳥通常重550 g(1.21磅),[12] 高度範圍為60至70 cm(24—28英寸)。[13]

未成熟的鳥類呈淡灰色,只有喉嚨是白色的,[14] 並且經常在下半身有紅色。[13] 雛鳥通常覆蓋著灰色的絨毛。[2]

分布與棲地

白臉鷺分布於大部分澳大拉西亞地區,包括新幾內亞托雷斯海峽的島嶼、印度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亞南極的島嶼以及除最乾旱地區外的整個澳大利亞。該物種現在居住在聖誕島,但尚未有繁殖記錄。它也常見於龍目島弗洛勒斯島松巴哇島[2] 並曾作為迷鳥出現在中國[15] 科科斯群島所羅門群島[16] 它大多在冬季訪問北領地[14] 它在1940年代末自我引入到紐西蘭。[12] 它是唯一被記錄在塔斯馬尼亞繁殖的鷺類。[11]

白臉鷺在當地是遊動性的,發現於淡水和鹹水濕地、農場水壩、牧場、草地、農作物地、海岸、鹽沼、潮間帶泥灘、船港、海灘、高爾夫球場、果園或花園魚塘。[14] 它在澳大利亞1974年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法保護。

行為

Thumb
In flight, Tasmania

白臉鷺通常棲息在柵欄柱、樹木、電話杆和房頂上。[14] 它的飛行緩慢而上下起伏。[13]

叫聲

白臉鷺最常見的叫聲是一種沙啞的低鳴或咕咕聲,[14] graakgraaw,通常在飛行、互動或遭遇攻擊性時發出。[2] 另一種叫聲,gow, gow, gow 通常在返回巢時發出。[2] 高音的 wrank, ooooooooohaaarrrgh 叫聲作為警報聲發出。[2]

繁殖

繁殖通常在南半球的春季進行,但該鳥可能會在其他時間因降雨而繁殖。[13][17] 繁殖主要發生在澳大利亞南部,其他時間該鳥會散布到很遠的地方。[需要解释] 雌雄共同分擔築巢、孵蛋和照顧幼鳥的任務。[13] 鳥巢是一個不整潔的淺碗,由樹枝製成,通常放置在5-12米高的有葉樹枝上,[14] 從海平面到超過1000米的高度。[2] 繁殖期間,鳥類在脖子、頭部和背部會有長羽毛(繁殖羽)。[17] 典型的有三到五個淡藍色的蛋,[14] 平均大小為48.5×35毫米。[2] 通常每年只孵育一窩。[13] 孵化期約為25天。[2] 父母會保護雛鳥3-4週,雛鳥在孵化後40天會飛行。[2] 典型的雛鳥掠食者包括笑翠鳥澳洲鐘鵲貓頭鷹

覓食

白臉鷺吃大部分小型水生生物,[18] 它們的多樣化飲食包括魚類、青蛙、小型爬行動物和昆蟲。[19] 它使用多種技術尋找食物,包括靜立等待獵物移動(無論在水中還是陸地上經常使用一種獨特的節奏性頸部運動)、在淺水中慢行、揮動翅膀、腳刨或甚至張開翅膀追逐獵物。[18] 白臉鷺通常單獨或在小群體中獨立覓食。[2] 白臉鷺在繁殖季節通常具有領域性,但在非繁殖季節尤其是雨後或洪水後可能會成群覓食。[2]

註釋

外部鏈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