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史前時代的項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管,是一種臺灣史前時代的項飾,為兩端鑽穿之管形玉飾,為臺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遺址之特色玉器。依管徑尺寸區分約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管,管徑在7mm至12mm間;第二類是中管,管徑在2至6mm間;第三類是小管或稱為管珠,管徑在2mm以下。管身包括方管、圓管及介於方圓間等三類。與東部其他遺址相較,卑南遺址出土的玉管數量多而體長、體型最大[1]。
玉管的製作方式為條狀玉材修磨成圓柱狀後,自兩端鑽鑿貫通而成[2],其製作時使用之鑽穿工具即有石質、金屬質等不同推測,目前未有定論。有學者推測部份中短型管可能為長管所修改,因長管容易斷裂,殘斷標本可以修整成中短管再利用[1]。
一般所知玉管的用途是由數顆成串配戴於胸前的項飾。而國寶玉管是出自石板棺陪葬品,5件收攏成束置於墓主身旁,推測是作為陪葬品或作為某種特定目的使用[3]。有學者認為長度20公分以上長管不利於穿戴,是否仍作為串飾組件或已昇華為一種象徵器物仍需探討[1]。
玉管主要以臺灣玉為製作原料,臺灣玉又稱為豐田玉,產地主要集中在花蓮縣壽豐鄉豐田荖腦山西林山區。由於卑南遺址出土玉器廢料數量不多,因此目前認為大多數的玉器是由外地貿易輸入而不是當地製作的[4]。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卑南遺址出土玉管一組5件,長達29公分,年代約為距今2800-2300年[3]。此組玉管外觀研磨精緻,規格均一,與臺灣東部及鄰近國家其他遺址所出土同類玉器相較,是目前所知長度最長者,凸顯臺灣新石器時代製玉工藝的技術高超及世界級的獨特性。2012年文化部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項第1、3、5、6款;第6條及第7條,指定成為國寶[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