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洞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猴洞山為高20公尺的珊瑚礁岩小丘,山上奇岩怪石矗立,周圍廣袤平坦,據稱原有野生猿猴棲息,故名[1][2][3]。
在伊能嘉矩收集的汪金明〈恆春縣設置以前恆春地方情況〉手稿記載,此處原為琅嶠下十八番社的血祭地點。該社會將人首放在此丘,請女巫登此丘作饗。[4]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敕令臺灣巡撫沈葆禎建恒春城,並置典史署為縣治所在[1]。當時劉璈與夏獻綸來此探勘築城地點,發現此珊瑚礁岩處在一片平野中間,因此決定將此岩納在城中。風水考量是作為城的主山來引進龍脈。[5][6]
知縣周有基選此處為恒春八景之一,題刻於三山國王廟旁的岩壁上,其中一句「千秋洞鑑封侯賞」,指的就是此城西隅的猴洞山[1]。文人雅士紛紛到此聚會,加上附近又有三山國王廟、恆春天后宮、龍泉巖及福德祠等廟宇,使該處漸漸成為當時的文教、信仰中心[7]。
《恒春縣志》中對猴洞山如此描述:「猴洞山,舊名做饗山,在縣城西門內,平地矗起,全山皆石。高百尺,周百丈,中斷而陘闊數尺,以板為橋。山之陽,濬兩池,如鳥之展翼。山顛建澄心亭、聽雨山房、瀛洲仙館、小屋數椽,今改為文廟,權供神牌,建櫺星門。」
1895年2月,乙未戰爭,日本第2師團步兵第4聯隊第3大隊占領恆春,設置本部於猴洞山以備鎮撫地方後,在恆春孔廟旁立碑(今稱「日軍攻陷恆春城紀念碑」[7]),上刻:「明治二十七、八年之役,當大隊受恆春占領之命,二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搭勢德、福井兩船,十一月一日上陸車城之南,時賊兵約三百據手恆春,午前十一時開戰,賊兵統砲交發防戰最務而遂不能支,午後二時城全陷,爾後置本部于此廟以經營四方,因勒其大要永傳後世云爾。」[1][8]
日本人在此成立公園,取名「恆春公園」,除保留原來的孔廟外,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恆春布教所設立其上[1]。也被旅遊書列為來恆春旅行必去景點以及適合中秋節賞月之處[8],舉辦過如慶祝日俄戰爭的告捷會場地[9]、歡迎後藤新平的大型慶祝會地點[10]。在該時期,猴洞山的孔廟依然香火鼎盛,《恒春案內誌》作者室伏可堂以「美麗極め」來形容[8]。1935年,日本政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恆春城列為國指定史蹟及天然物保存名單,加以保護[11]。
蘆溝橋事變隔年,立有藉以募捐的兵器整備紀念之碑[6]。除此碑與上述的日軍攻陷恆春城紀念碑外,還有忠魂碑、日本統治臺灣最南端界碑等[7][12]。
此地曾淪為垃圾場[6],部分地區亦曾為軍方營區[3]。林金源於擔任鎮長時進行整建規劃工程,並因該地曾立有許多碑牌而將其改名為「石牌公園」[6],為臺灣唯一的市區珊瑚礁公園[7]。但因軍營長期占居於園內,大眾休閒空間大幅縮減,有時還會看到官兵晾曬衣服的情景[3]。
2008年,該地因《海角七號》成為熱門景點,很多遊客想前來尋訪臺灣最南端界碑,但當地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只在忠魂碑右下方找到其殘餘之水泥基樁[12]。現今,該地僅存兵器整備紀念之碑與忠魂碑[1][2]。
歷任恆春鎮長都想遷走營區,但官方均以無經費、無土地興建新大樓拒絕,直到鎮長葉明順爭取7000多萬元,在山腳里尋到一塊公有地代建新大樓,海巡署南區巡防局第六三岸巡大隊才在2013年遷走[3]。營區遷走後,屏東縣政府初步計畫將此文化景觀區的範圍劃定為零‧六公頃,包含周邊的天后宮、恆春保安宮等廟宇,欲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納入管理,卻引起民代及居民抗議,憂心扼殺周邊的觀光發展[14]。
2015年,當地城西里長蔡芬芳說此處近年雜木乏人整理、加上設施破損,夜間常成為不肖份子聚集的治安盲點,還擔憂外縣市登革熱疫情發酵,希望鎮公所整理後完整呈現公園原貌,讓更多遊客到訪[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