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北韓於2023年和2024年研發的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星18彈道飛彈與火星19彈道飛彈(朝鲜语:화성포-18형/火星砲-18型 Hwaseongpo-18hyeong */?、朝鲜语:화성포-19형/火星砲-19型 Hwaseongpo-19hyeong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研發的三級推進式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8彈道飛彈是北韓研發的首款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火星19彈道飛彈是基於火星18彈道飛彈的加強版本。
火星19彈道飛彈 | |
---|---|
类型 | 洲際彈道飛彈 |
原产地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朝鲜人民军战略军 |
生产历史 | |
生产日期 | 自2024年起 |
基本规格 | |
长度 | ≈28米[5] |
弹头 | 可攜帶核武器 |
发动机 | 三級推進式固體火箭發動機 |
推进剂 | 固體燃料 |
作战范围 | 1.5萬千米以上 |
飞行高度 | 7687.5千米 |
发射平台 | 11軸輸送起立發射機[6] |
火星18彈道飛彈是北韓政府於2023年2月在朝鮮人民軍建軍75週年紀念日閱兵式公佈的新型導彈,[7]並於2023年4月13號進行首次試射,[8][9]2023年7月13號再次試射,[10]2023年12月18號進行第三次發射。[11]
北韓於2024年10月31號上午7時10分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尚屬北韓在2024年期間首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12]翌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宣佈北韓於2024年10月31號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是為火星19彈道飛彈。[13]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2021年1月首次提出「發展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的目標,並將此目標列入北韓的五年武器發展計畫當中。[14][15]北韓在2022年研發出大型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並於2022年12月15號對其進行靜態地面測試,以測定發動機可以產生的推力,測定的結果為產生140噸推力。[16]
2023年2月8號,在朝鮮人民軍建軍75週年紀念日閱兵式上,北韓調用4架移動式9軸運輸起豎發射車,展示據信是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的模型。這些飛彈模型推測是以冷發射系統的方式從發射管當中發射,這樣可以確保飛彈的第一級點火之前就將飛彈發射,保護發射管免受飛彈點火時排出的高溫廢氣損壞。雖然北韓政府並未對是次展示的這些飛彈模型命名,但是通過觀察發現,這些飛彈模型的外觀與北韓研發的北極星5型潛射彈道導彈有所差別。[3][17]
基於火星18彈道飛彈的飛行軌跡與俄羅斯的白楊-M彈道飛彈的飛行軌跡高度相似,因此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認為,俄羅斯提供的技術在研發過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否則無法解釋北韓在經歷多次制裁之後仍然能取得研發固體燃料彈道飛彈技術這一現象。[18]
北韓於2024年10月31號發射火星19之後,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分析師約瑟夫·鄧普西透過北韓公佈的圖片表示,火星19在設計上與火星18相差無幾。約瑟夫·鄧普西同時表示,設計此類藉助運輸起豎發射車且可以在常規道路上發射的彈道飛彈有一套既定的組件配置,因此北韓在火星19的宏觀設計上和火星18會保持高度相似性。[19]
北韓政府於2023年4月13號,首次試射火星18彈道飛彈。首次試射時火星18在第一級點火階段,以按照北韓原先預測的最大化射程軌跡飛行,當進入第二、三級點火階段時,飛彈通過點火進而繼續抬高自身飛行的軌跡與高度。由於火星18的飛行軌跡與北韓先前發射的飛彈軌跡迥異,因此日本為應對北韓發射火星18可能會發佈防空警報,因為日本根據火星18第一級點火階段的飛行軌跡之後得出:飛彈在此階段很可能會飛越日本領空。[20][21]
與北韓原先發射的液體燃料飛彈相比,使用固體燃料的火星18在發射前更難被發現與摧毀。一方面是因為固體燃料飛彈毋需像液體燃料飛彈一樣在發射前進行數小時的燃料加注,並可以避免液體燃料的揮發;二方面是因為固體燃料飛彈在發射階段所需的支援設施比液體燃料飛彈少,進而利於發射前的隱藏,且固體燃料飛彈的發射前準備比液體燃料飛彈要少;三方面是因為固體燃料飛彈的燃料在長期儲存環境下,燃料不會分解或者降解,對於液體燃料飛彈而言在燃料儲存的階段卻經常性遇到此類問題。[22][23]
2023年7月13號,火星18進行第二次試射。根據北韓媒體勞動新聞的報導,火星18在這次試射期間的飛行距離為1001.2千米,最大的飛行高度為6648.4千米,總共飛行時長為4491秒[註 2]。[24]這些數據使得火星18成為北韓試射的所有導彈當中,飛行時長和飛行高度最高的導彈。且根據火星18這次試射的飛行數據,可以推測火星18具備飛行1.5萬千米的能力,而以北韓為中心的1.5萬千米範圍內可覆蓋美國本土全域。[4]
2023年12月18號,北韓政府爲抗議美軍將密蘇里號核潛艇部署至釜山海軍基地,遂而進行火星18的第三次發射。根據北韓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的報導,火星18這次的飛行高度為6518.2公里,飛行距離為1002.3公里,飛行時長為4415秒[註 3],飛彈最後落在北韓東海公海目標水域。[25]日本防衛省推測北韓這次發射的火星18在經歷約73分鐘的飛行後,落入北海道奧尻島西北方約250公里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外。[26]韓聯社分析北韓這次發射火星18的目的其一是再次宣告自己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力量,其二也是在抗議美國和南韓近期升級對北韓的施壓力度。[27]
2024年10月31號,北韓為抗議南韓國防部長與美國國防部長在2024年10月30號於華府譴責北韓派兵援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分散國際社會對於俄羅斯的注意力以及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即將來臨之際於國際層面展現自身存在感等理由,於上午7時10分向日本海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12]朝鮮中央通訊社於2024年11月1號公佈2024年10月31號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名稱為「火星19」,同時表示火星19在首次發射當中錄得最大垂直飛行高度7687.5公里、水平飛行距離1001.2公里與5156秒[註 4]的飛行數值,並聲稱火星19是獨步全球的戰略飛彈與殲敵之寶。亦表示北韓政府會將火星18與「終極版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9一齊部署並用於防衛北韓國安。[13]火星19的垂直飛行高度,是為北韓歷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所錄得的最高數值。[28]NHK報導北韓此次飛彈發射最後於上午8時37分落入海中,落海地點位於北海道奧尻島以西,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19]
北韓外務省稱火星19的發射是制衡美國與南韓日益猖狂的軍事部署與日益頻繁的聯合軍事演習,南韓總統尹錫悅在南韓國軍日發表演講當中的「北韓政權終結」措辭亦被北韓外務省口誅筆伐,同時譴責美國與南韓將北韓作爲假想敵舉行乙支自由護盾演習旨在炒作朝鮮半島局勢。在北韓外務省看來,火星19的成功發射不僅有助於遏制核戰爭的爆發,更是北韓體現身為被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而行使的自主防衛權力。[29]中央社表示即便北韓引導此類可攜帶核彈頭彈道飛彈在返回大氣層之後可否確保核彈頭的打擊能力仍然值得商榷,但是火星19的主要目標是向世界展示北韓已經具備打擊美國全境的能力。[28]美聯社依據北韓發佈的圖片與飛行數據,推算火星19的長度約為28米,超過美國所擁有的洲際彈道飛彈與俄羅斯所擁有的洲際彈道飛彈長度,而後者的長度均小於20米。美聯社同時引述南韓國防科學研究所專家的意見,表示北韓增大飛彈尺寸的行為在現代戰爭當中是大忌,即便固體燃料相較於液體燃料具備更強的機動性與隱蔽性,然而隨著飛彈尺寸的增加,運輸起豎發射車的尺寸也會隨之增加,進而致使飛彈的機動性與隱蔽性下降。一旦戰爭爆發,此類大型運輸起豎發射車也會淪為對手率先打擊的目標,致使其在戰事中的保有率成為橫亙在眼前的問題。[5]路透社則引述北韓大學院大學校一名金姓人士的說法,認為北韓在火星18的基礎上增加飛彈尺寸的目標是增加燃料的放置空間進而增加飛彈的飛行距離。金姓人士亦表示,鑒於北韓先前發射的火星18已經具備打擊美國全境的能力,因此北韓開發火星19後會將精力聚焦在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層面,並測試是否可以攜帶更重的核彈頭,或藉助飛彈具有一次打擊多重目標的能力。[30]
發射次數 | 發射日期 | 發射地點 | 預發射通告 | 發射結果 | 發射備注 |
---|---|---|---|---|---|
1 | 2023年4月13號 | 平壤市江東郡 經緯度: 39.111832°N 125.997618°E[31] |
無 | 成功 | 這次是火星18的首次試射,飛彈的射程為1000千米,飛彈達到的最高飛行高度為3000千米。 |
2 | 2023年7月12號 | 平壤市江東郡 經緯度: 39.111832°N 125.997618°E |
無 | 成功 |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出席發射會場,觀看火星18的二次試射。 這一次火星18的射程達到1001.2千米,達到的最高飛行高度為6648.4千米。[32][33] |
3 | 2023年12月18號 | 平壤市江東郡 經緯度: 39.111832°N 125.997618°E |
無 | 成功 |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前往發射現場觀摩火星18的第三次發射過程。 火星18這次的飛行高度為6518.2公里,飛行距離為1002.3公里,飛行時長為4415秒。[34] |
發射次數 | 發射日期 | 發射地點 | 預發射通告 | 發射結果 | 發射備注 |
---|---|---|---|---|---|
1 | 2024年10月31號 | 平壤市江東郡 經緯度: 39.111832°N 125.997618°E |
無 | 成功 | 此為火星19的首次試射,飛彈的射程為1001.2公里,飛彈達到的最高飛行高度為7687.5公里。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