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山(西班牙語:faisán;荷蘭語:Gaijsan或Gagaisan),是台灣新北市西南區域的舊稱,原指今樹林、鶯歌、三峽等區,清治擴增至今新莊區桕子林、西盛一帶,嘉慶、道光年間擴增至今桃園市大溪區,日治時擴增至今板橋、土城、中和、永和等區。學者翁佳音認為此地名源自荷蘭時代對該地的稱呼「Gaijsan」,有推測為當地原住民語音譯[1],翁佳音推定為西班牙統治時的西班牙語:faisán以荷語轉譯,意為野雞、雉,西班牙文獻中記載此地盛產非紅喙的石雞,至今三峽仍留存有「白雞」的地名。荷蘭文獻記載的「Spruijt nae Gaijsan」,意為(由淡水上溯)「往海山之溪」,學者劉益昌釐訂為五股的冷水坑溪(五股坑溪支流),中村孝志譯為「海山川」,往下在關渡的正對岸匯入淡水河,往上至新莊的海山口一帶。由海山口往西南可通往海山。
荷蘭村社戶口表記載海山與今五股、泰山等區原為猫里宗社領域(荷蘭語:Baritschoen或Baritson,「猫」台語音bâ,與貓不同字),可能與八里坌社有關,在荷治時1650年代幾乎被後壠社殲滅,遷逃到淡水河對岸。鄭氏統治末期1682年,鄭軍為抗清軍來襲,在雞籠重兵鎮守,在淡水、雞籠等地對原住民男女老幼橫徵暴斂,族人不堪奴役,於是淡水、雞籠直到新港、竹塹諸社皆起而抗暴。清治時1699年,淡水頭目冰冷與南到吞霄卓𤪱卓霧等人通謀互應,率眾射殺官員以及盡殺與官府合作的民眾。後來漢人入墾海山地方,土地大抵是漢人向桃園的霄裡、龜崙兩社承墾。[2]:69-70,142-149
1713年由賴科、王謨、鄭珍、朱焜侯等人組成陳和議墾號,首次請墾海山地方,隨後遂有海山庄之設立,在今新北市樹林、鶯歌、三峽等區及新莊區桕子林、西盛一帶。 1760年代以後改為海山堡,除今樹林、鶯歌、三峽等區,擴增今桃園市大溪區,日治初期仍沿用此區劃。
日治1920年合併原海山堡、擺接堡改制為海山郡,以海山為名、郡治設在擺接(在今板橋;日治時常有兩區合併時,以一區為名、另一區設治的例子),為台北州的行政區劃之一,今樹林、鶯歌、三峽、板橋、土城、中和、永和等區。 戰後1945年海山郡廢除,1946年設立海山區,轄板橋、鶯歌(後分為鶯歌鎮與樹林鎮)、三峽、土城及中和(後分為中、永和)五鄉鎮,1947年裁撤。[3]歷代行政區經多次改制裁撤後,當地人至今仍稱此區域為海山,許多當地事物冠以海山為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