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又称成渝城市群、成渝经济区、成渝都市圈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因区域内的两大核心城市——成都市和重庆市(簡稱「渝」)而得名。成渝地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中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區,也是中國內陸領事館最多的地區。[1]
狭义的成渝地区仅仅是指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的狭长地带。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成渝地区由一个地理区域扩展成为一个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包含了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重庆市的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的117个区县市,区域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2010年区域常住人口为9140.2万。成渝经济区,特别是作为区域双核的成都市与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经济最发达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成渝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25万亿元,其中重庆市被纳入成渝经济区的31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305.3亿元,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551.3亿元。
在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2]
2020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提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
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4]
- 2011年3月1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同年5月30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该规划[5]。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将建成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 2014年3月16日,发改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除老牌的三大国家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之外,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四大区域列入国家级城市群之列。[6] 根据该规划,国家将加快培育这些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7]
- 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8],同年4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9]。
-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中首次出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名词,意味着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
-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4]
重庆恢复设立中央直辖市的数年后,成渝经济区的前期筹备工作便已展开。2001年,重庆市与四川省共同建立成渝经济区经济合作组织,首批加入的地区包括重庆市的19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0个市。2005年,又分别有重庆市的4个区县和四川省的4个市加入该合作组织。在2011年5月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国家发改委将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在上述基础范围之上扩大,又纳入了相对原成渝经济区落后,但依然具有较快发展潜力的重庆市的8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个市,使成渝经济区的范围扩大到重庆市的31个区县(2011年10月綦江县和万盛区合并后为30个)和四川省的15个市。详细如下列表:
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促进要素聚集,形成集约高效、疏密有致的空间开发格局,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
立足西南、辐射西北、面向欧亚,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品质建设人居环境,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强化对“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围绕上述总体定位,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 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
- 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 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 美丽中国的先行区
发挥重庆和成都双核带动功能,重点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
- 一轴
- 成渝发展主轴: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资阳、遂宁、内江、永川、大足、荣昌、潼南、铜梁、璧山等
- 两带
- 沿江城市带:重庆、泸州、宜宾、江津、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
- 成德绵乐城市带: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眉山
- 双核
- 三区
- 川南城镇密集区:自贡、内江、泸州、宜宾的市区和部分县(市)
- 南遂广城镇密集区:南充、遂宁、广安的市区和部分县(市)
- 达万城镇密集区:达州市部分地区、万州、开县和云阳部分地区
以强化重庆、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以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建设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 区域中心城市
- 渝东北区域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万州
- 渝东南区域中心、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黔江
- 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宝成-成昆发展轴带向北和向南辐射的空间节点:绵阳、乐山
- 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南充
- 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泸州、宜宾
- 重要节点城市
- 小城市与小城镇
在川渝毗邻地区率先打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打通“断头路”构建跨界快速交通通道,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对接,促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省际交界地区融合发展。
- 广安、合川、北碚
- 江津、永川、泸州
- 铜梁、潼南、资阳
- 荣昌、内江、大足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南,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所包含区县市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成渝经济区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拥有2个特大型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万,城镇化率43.8%。区域双核重庆、成都两市是中国西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人才水平、基础建设均不逊于沿海城市。两市也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
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6%左右。[3]
-
成都市人民南路(紅照壁)
-
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
绵阳市区夜景
-
德阳市市区
-
泸州市市区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地区中交通枢纽港站较密集、交通路网较发达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