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尔联盟(波蘭語:Konfederacja barska;1768年–1772年)是由波兰贵族(施拉赤塔)在1768年于波多利亚的巴尔成立的协会,目的是保卫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天主教獨裁與内政外交的独立。聯盟反对俄罗斯帝国干涉國政、也反對接受俄國指導的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並且反對主張限制联邦权贵(有钱的施拉赤塔)的改革者。巴尔联盟的创始人包括权贵卡缅涅茨主教亚当·克拉辛斯基、卡齐米日·普瓦斯基和米哈乌·克拉辛斯基。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從1717年波蘭貴族邀請俄國彼得大帝干涉國政開始(參見奧古斯特二世),五十年中波蘭一直任由外國欺壓干涉。而1768年成立的巴尔联盟,代表許多波蘭貴族與平民,終於從麻木不仁中驚醒過來,願意挺身而出拿槍捍衛祖國的獨立自主。巴爾聯盟可以說是波蘭第一次抵抗外國滲透的獨立戰爭。[1]但結果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但聯盟被俄軍徹底鎮壓,更間接導致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悲劇(普、俄、奧三國藉口巴爾聯盟起兵後,波蘭陷入無政府的大混亂中,應當分割其國土與人口以協助其恢復秩序)。
在1767年至1768年间,俄罗斯军队强迫波兰议会(瑟姆),通过了俄國主張的决议:強迫波蘭廢除打壓非天主教徒的傳統國策、宣布宗教自由、享有平等的公民權(俄國的行為獲得西歐啟蒙哲學家的讚賞)。對於俄國的強硬干涉,許多波蘭主教與權貴反應激烈(特別是那些遭到俄軍逮捕和流放的几位反對派貴族),因此包含基辅主教约佐夫·安德热·扎武斯基、 [2]克拉科夫主教卡耶坦·索乌蒂克、[3]以及司令瓦茨瓦夫·热武斯基、卡缅涅茨主教亚当·克拉辛斯基、卡齐米日·普瓦斯基和米哈乌·克拉辛斯基等人,以及呼應他们的盟友,决定成立「聖戰」联盟——一個反政府的合法军事组织,來捍衛他們天主教至上與打壓非天主教徒的「光榮傳統」。聯盟軍與俄軍發生戰鬥,兩方都殺害了許多夾在中間的無辜「異教徒」,造成五萬波蘭民眾的死亡。
開明的波蘭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因為同意俄國的指導、發布國內宗教自由平等的命令,被國內狂熱的天主教徒,視為背叛上帝的惡魔。以巴爾聯盟為首的這批天主教激進派,在發動對俄國的「聖戰」之後,主張譴責國王、撤銷宗教寬容的法案,讓國策回到迫害非天主教徒的路線。
戰爭爆發後,本來國王希望在巴爾联盟和俄罗斯之间调停(俄罗斯的交涉代表,是派駐华沙的使节尼古拉·莱普宁);但國王发现巴爾聯盟已陷入宗教狂熱,不可能调停后,他派出了一支由总司令弗兰齐谢克·克萨韦雷·布拉尼茨基与两位占领巴尔的将军,對抗联盟和俄军的殘殺行為,並限制戰火延燒的地區。但是,同时發生的克里伊夫谢那起义(在现今乌克兰境内),使國王軍無法控制情勢,加速了巴爾联盟向波兰东部省份的扩张(甚至波及到立陶宛)。联盟者向土耳其等外國勢力寻求援助,促成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五次俄土战争)。如此严峻的形势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劝告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联盟者和解並达成协议。
戰亂熾熱的時候,由伊格纳奇·马尔切夫斯基、米哈乌·扬·帕茨和亲王卡罗尔·拉齐维乌领导的联盟军队,向四面八方漫游,赢了与俄军的几场战争。并在最后完全不理国王,自行向欧洲強權派驻使节。在1770年巴尔联盟委员会将它的总部由西里西亚转至匈牙利,在那里他们与法国、奥地利和土耳其展开一系列外交谈判,以构建对抗俄罗斯的联盟。委员会在1770年10月22日宣布废黜「背叛上帝、侮辱聖母」的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法國的凡尔赛宫廷,派遣沙勒斯·弗朗苏瓦斯·迪穆里耶兹以援助联盟者,而且命令迪穆里耶兹帮助他们重组军队。同时,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見風轉舵,在1771年正打算加入联盟時,卻在不明就裡的情形中,被華沙的聯盟軍绑架了几天。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僥倖逃出聯盟的掌控之後,決定回到俄罗斯陣營、鎮壓巴爾聯盟,這對聯盟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为这次廢黜與绑架国王的行为,联盟被視為徹底的叛亂團體,丧失了欧洲多數人的同情與大部分的援助,並成為普、俄、奧三國協議「瓜分波蘭」的最好藉口。因此三國以保護其所屬宗教陣營為理由,各自占領一部分波蘭的國土與人口(普魯士占新教區、奧地利占天主教區、俄羅斯占東正教區),完成1772年的第一次瓜分波蘭。
對聯盟唯一有利的是,因为法國仍然支援聯盟,而法國使節迪穆里耶兹对聯盟軍的重组,联盟仍能抵擋住往後几年的軍事鎮壓,直到1772年联盟被徹底擊敗而瓦解。聯盟軍抵抗到最后的幾個據點,分別是:克拉科夫瓦维尔城堡的卫兵,在1772年4月28日宣布投降;蒂涅茨要塞在7月13日宣布投降;琴斯托霍瓦要塞在在8月18日宣布投降;联盟最后的要塞,應該是11月28日宣布投降的扎古日的修道院)。
巴尔联盟失敗後,他们的家人被俄罗斯当做囚犯,成为了第一批被流放至西伯利亚的波兰人[4]。俄罗斯人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建立了3所集中营以关押波兰战俘,在那里战俘要等候发落。[5]
一些历史学家将巴尔联盟看做是第一次波兰起义。[1]一開始,巴尔联盟的參與者被看做是反叛中央與不愛國的叛國者,特別是當聯盟向異教的外國勢力(伊斯蘭的土耳其)求援,並接受其支助的時候。但在1770年,因為俄军向理论上独立的联邦進軍並任意掃蕩其領土,並且當普、俄、奧三國强迫波蘭瑟姆,承认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时候,联盟者逐漸塑造出自己愛國的流亡军人形象,宣傳自己是依然忠实留在祖国波兰的流亡军人。這個形象在后两个世纪中,引領並激發出波兰军团和其他流亡军人的形象。[6]對於联盟的評論,历史学家分成兩派,提出正反相互對立的观点:有些人批評聯盟狹隘偏執的天主教立場,以及不開放公民權給非天主教的倒退行為,斷言其导致了第一次瓜分波兰,要為此負責;其他人則讚揚它是第一支真诚為国家付出的軍隊,他們嘗試恢复波兰的自主,並且盡了最大的努力,第一次瓜分波兰自有其必然的原因,聯盟不需要對此事負責,也不應受到苛責。[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