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灣 (台灣)
位於台灣的潟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台灣的潟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大鵬灣古稱鱉興港、茄藤港、關帝港及南平港,日治時期稱為大潭,戰後改為大鵬灣。
大鵬灣潟湖位於台灣西南部,由屏東縣和林邊鄉間的林邊溪沖積物沖積形成囊狀潟湖,水深2-6公尺,平均水深約3公尺。灣域的北側分布有海茄苳這類紅樹林植物,加上水位變化穩定、營養鹽充足,形成濕地生態系。生物的物種也包括了植物、水鳥、招潮蟹、彈塗魚、魚蝦貝類等。鵬灣跨海大橋橫跨大鵬灣潟湖的出海口,出海口南邊的南平沙洲沙嘴附近設有青洲遊憩設施,周圍種有麻黃防風林。
台灣日治時期之前,大鵬灣區有漁民在此從事牡蠣養殖業,日治時代末期,日本海軍航空隊在灣區建立水上機場及潛艇基地,戰後,空軍接收成立空軍幼校,牡蠣養殖工作遭到禁止。空軍幼校結束後,灣區的牡蠣養殖慢慢回復,但因為潮流口淤淺和未做好規畫工作,造成潟湖水質惡化,四處可見的蚵架和傾倒蚵殼而形成的蚵殼島,成為特殊的人文景觀。隨著國家風景區的成立,蚵架在2002年完成徵收和拆除,箱網養殖則成為另一種灣域附近的養殖形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