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露齒鯊(學名:Glyphis gangeticus)又名印度露齒鯊、恆河真鯊、恆河白眼鮫、大沙、恒河鯊,為真鯊科露齒鯊屬的魚類,屬於極危物種。印度和孟加拉部分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博多河流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主要在印度恆河。本種容易與同樣分布於恆河的公牛鯊誤認[2],但與公牛鯊不一樣,恆河露齒鯊與他的另外兩個近親露齒鯊(Glyphis glyphis)、北河露齒鯊(Glyphis garricki)才是真正的淡水鯊魚,而公牛鯊仍然需要游到海中進行繁殖。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7年4月10日) |
恒河露齿鲨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
亚类: | 鲨总目 Selachimorpha |
目: | 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
科: | 真鯊科 Carcharhinidae |
属: | 露齒鯊屬 Glyphis |
种: | 恒河露齿鲨 G. gangeticus
|
二名法 | |
Glyphis gangeticus (J. P. Müller & Henle, 1839)
| |
分布區域(藍色) | |
異名 | |
|
描述
恆河露齒鯊屬於較鮮為人知,缺乏足夠研究數據資料的物種[3]。剛出生時的幼鯊體長為56至61 cm(22至24英寸),成年個體體長約為178 cm(70英寸),最長可達204 cm(80英寸)[4]。其他露齒鯊屬物種出生時及成年個體的體長則仍然未知[5]。
恆河露齒鯊的外型屬於典型的真鯊科,具有兩個無棘的背鰭以及一個臀鰭。第一背鰭的位置約於胸鰭的後三分之一位置;背鰭與腹鰭具有鰭游離後端。第二背鰭較大,高度約為第一背鰭的50%。臀鰭較第二背鰭小。胸鰭寬大。尾柄有尾前凹窪,但缺乏側脊。體色多半為灰色至棕色,沒有花紋[2]。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