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广济桥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桥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桥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渡广济桥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 | ||||
分类 | 古建筑 | ||||
时代 | 元、清 | ||||
编号 | 8-0277-3-080 | ||||
认定时间 | 2019年10月7日 | ||||
|
南渡广济桥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境内一处古代廊桥,位于江口街道南渡村西北角,奉化江支流县江上。桥梁始建于宋代,现存桥墩为元代所立,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广济桥为浙江省境内仅存的元代廊屋式桥梁,2019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
广济桥所在的南渡自唐代始即为官道驿站所在地,因需依赖渡船往来县江两岸得名[4]。根据《宝庆四明志》记载,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僧师悟在江上建造土桥,后县人余覃使用木结构重建桥梁。皇祐三年(1051年),奉化县令王泌重建桥梁,规模有所扩大。绍圣四年(1097年),主薄李肃重修桥梁。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县人汪汲再次重建桥梁。此次重建,桥墩开始改用石柱墩,上铺桥板,桥上建廊屋,形制与当下相近[5][6]。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奉化县主薄卢震重建桥梁,由善士沈森出资,雇佣鄞县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石匠许诚施工[7]。明清两代,广济桥又经历多次重修,但均局限在桥屋,而桥墩一直为元代原物[1]。
广济桥为木石结构廊桥,桥墩石制,桥面和廊屋为木制。桥梁有四孔,中部略高。桥长51.68米,宽6.6米[1]。与其他桥梁常见的实砌桥墩不同,广济桥的4座桥墩分别由6根条石形成梯形插入江底,上下另有条石通过榫卯结构将6根条石固定。这一结构减少了桥墩迎水的面积,也降低了漂浮物与桥墩撞击的几率[8]。第三墩石柱上有“至元廿三年岁在丙戍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时重建”及“鄞县小溪石匠许诚”字样,标明桥梁修建的年代及建造者。桥墩上方搭建木梁,上铺木板构成桥面。桥面上建有22楹廊屋,为抬梁式结构,阔五间。中间宽3.3米,左右廊宽1.8米。桥梁两端有茶亭、碑亭等建筑,碑亭中有建桥碑记、禁约碑、舍茶碑等五通石碑[1]。
广济桥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因无人管理,桥墩、地伏断裂,桥屋构件糟朽。为保护古桥,1982年6月,广济桥被列入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进行了简单的修缮。1986年,由浙江省文物局拨款对广济桥实施落架大修,替换、加固了损坏的桥柱、地伏及桥屋构件,重建桥廊,同时整修了河埠[9]。1989年12月,广济桥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993、1994年,广济桥先后两次被过往船只撞坏桥墩,1999年12月完成维修。此后桥梁由专人管理,禁止机动车辆上桥,并在桥墩设置警示标志[9]。
南宋诗人张良臣曾在广济桥写下《南渡晓行》: “七点五点星斗落,一声二声钟磐清。路入小桥和梦过,野花深处草虫鸣。”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官员崔溥落难台州,北上归国时曾经过广济桥。在其撰写的《漂海录》中,记载了当时台州至宁波驿道沿途的情形,其中记述广济桥“桥跨大川,桥上架屋,桥长可二十余步”[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