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拉丁語Leges Duodecim Tabularum/Duodecim Tabulae),又称十二表法[1],是古罗马在共和時期约前450年制定的法律,因为刻在12块铜牌(也有说为着色的木牌)上,故而得名。十二銅表法被認為是現今“成文法”的始祖,也是歐陸法系中的“羅馬法”的源頭之一[2][3]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元老院被迫承认罗马人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十人委員會。按照蒂托·李维所說,十人委員會隨後派人赴希腊考察雅典的梭倫憲法以及其他城邦法律[4][5]。不過,後世的一些學者否認羅馬是從希腊人那裏學習法律的[6],至少他們去的不是希臘而是意大利南部的大希臘[7]。至公元前450年前十表制完,第二年又补充二表。因各表系由青铜铸成,故习惯上称作《十二铜表法》。在羅馬共和國治下,十二銅表法漸漸失去效用[3]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在战火中铜表全部被毁,原文散佚,现在只能从其他古代著作中略见梗概。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分别为:传唤、审判、求偿、家父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占有房屋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等十二篇。十二铜表法颁布之后,就成为共和时期罗马法律的主要渊源。该法典对于贵族的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法典明文规定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和维护私有制,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此外法典还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8]

参考文献

外部連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