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式建築風格,屬於復興式建築之一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宮殿式建築,或稱為北方宮殿式建築,是指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以中國古代宮殿樣式為設計主題的現代建築。一些建築師以新的建築材料、技術來表達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在樣式上大都承襲北京紫禁城等舊時宮殿的「外貌」,亦包含臺灣自1960年代以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復興式建築,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此稱謂目前尚無統一的定名,有研究者暫將其統稱為「宮殿式建築」(Palace Architectural Style)。[1][2]
自官方文件追溯,「中國宮殿式」一詞最早現於1927年8月27日北平图书馆的競圖評審團報告,報告中提到首獎的設計成功地將現代圖書館的需求與中國宮殿式風格結合。爾後,1928年6月份的《亞洲》雜誌刊載一篇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寫的〈中國的建築文藝復興〉(An Architectural Renaissance in China),提到將中國宮殿式風格與現代公共建築作結合,置入各種中國現代教育機構的設計。其認為:
“ | 每個國家都有她特有的建築發展,建築師無論是本地人或外來者,都應該在營造的過程中維護這樣的風格。然而,今日的中國建築師對自己原有獨特的建築傳統元素陌生,形同外人一般,無法融會貫通地運用在因應今日生活所需的平面與構造上,也無法繼續維持她的美感和品質。 | ” |
其後,墨菲在中國領銜設計的燕京大學和金陵大學成為中國現代教育建築的代表作。
1929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制定《首都計畫》,定調「政治區之建築物,宜盡量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凡古代宮殿之優點,務當一一施用」。墨菲遂應孫科委託替國府著手都市規劃。這類「新功能、舊形式」的建築符合現代建築的功能需要,又充分展現中國傳統建築的外貌,於1930年代的中國成為官方公共設施建設推崇的建築首選,從而蔚為風尚。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墨菲將中國宮殿式建築的元素帶回美國家鄉修建塔樓。
墨菲構思的「中國宮殿式風格-中國現代建築-中國現代教育」連結上國家大規模的建設,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引進臺灣,並廣泛運用於全臺各地的公共建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