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珝(1426年—1490年),字叔溫,號古直山東青州府壽光縣[1]憲宗成化年間官至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與萬安劉吉並稱紙糊三閣老

事实速览 劉珝, 籍貫 ...
劉珝
大明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
籍貫山東青州府壽光縣
字號字叔溫,號古直
諡號文和
出生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二十五日
逝世弘治三年(1490年)
配偶張氏
親屬曾祖 劉讓,祖 劉良佐
父 劉昺,母 李氏
出身
  • 正統十三年戊辰科進士出身
著作
  • 《古直先生集》16卷
关闭

生平

正統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天順中,歷右中允,侍講東宮,為太子朱见深(即明憲宗)的老師。

憲宗即位,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成化十年進吏部侍郎。當時劉珝講學認真,被當時學士劉定之稱為講官第一。因此憲宗十分器重,稱呼為「東劉先生」。成化十一年詔以本官兼翰林學士,入閣參預機務。後又為吏部尚書,再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2]

劉珝個性正直。例如:員外郎林俊彈劾太監梁芳、僧人繼曉因而下獄,即為劉珝所解救的。後又有道士李孜省亂政,欲動搖東宮。劉珝也秘密上疏諫言,但是因不夠謀略而無法傳達。劉珝與萬安不合,曾經訓斥萬安為負國無恥之輩。因此與萬安鬥爭多年。成化十八年,萬安上疏罷西廠,但劉珝不願與萬安同名上疏,因此後來被萬安與劉吉合謀陰訐他與汪直相通。最後失權致仕。當時內閣三人,萬安貪婪狡猾,劉吉陰險狡詐。劉珝較二人稍好,但是只顧著批評鬥爭,被認為是狂躁之徒。劉珝被逼倉卒引退後,而又有彭華尹直狡詐之輩相繼入內閣,萬安、劉吉之黨還是把持朝政。劉珝初遭母憂,廬墓三年。比歸,侍父盡孝。父歿,復廬於墓。弘治三年卒,諡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請,賜祠額曰「昭賢」,仍遣官祭祀[3]

著作

有《古直先生集》16卷。奉敕合撰《明英宗實錄》、《寰宇通志》、《續資治通鑑綱目》、《文華大訓》等。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