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接觸(英語:Close encounter)在幽浮學和流行文化中指人類目擊不明飛行物體的事件。近距離接觸一詞及其所屬的分類系統是由天文學家約瑟夫·艾倫·海尼克在1972年的著作《經歷UFO:科學調查》[註 1]首次提出,他都是幽浮研究人士[1]。海尼克僅提出三類接觸,其他類別的接觸因缺乏科學嚴謹而不受普遍認可[2]。
海尼克分類
約瑟夫·艾倫·海尼克把不明飛行物體目擊事件區分為六個分類,包括三種接觸,依照目擊距離來定義[3][4]。
不明飛行物顯示在雷達螢幕上。雖然雷達偵測是不可靠的,但是似乎提供了較為可信的證據,也就是確認出偵測到的物體是實體物[7]。
在152.4米內目擊不明飛行物體,而且能清楚描述其形狀及細節[8]。
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並給目擊者或週遭環境帶來相關的物理反應,其中包括:
最有名的第二類接觸事件就是羅斯威爾事件、藍道申森林事件與日本航空1628號班機事件。
清楚看見不明飛行物體,而且能看見外星人,特别是清楚看見類似人類的高級生物[10]。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包括通過心靈感應,與外星人交談等,最有名的第三類接觸事件就是虛舟事件與嘉明湖疑似外星生物事件。
延伸分類
以下類型的外星生物接觸並不包括海尼克原先的分類方法上,後續飛碟研究與愛好者將其拓展[11]。
人類直接與不明飛行物體或外星生物接触,其方式例如被劫持、被檢查、被進行實驗等,最有名的第四類接觸事件就是希爾夫婦綁架事件、丘比斯·瓦頓綁架案與希克森綁架事件。
由史蒂芬·格里爾的 CSETI 小組命名,意義上是指透過人類自發或雙方合作,以一種有意識、自願性和積極主動的方式與外星文明溝通,最有名的第五類接觸事件就是黃延秋外星人事件。[12]
然而從地球上發射飛行器或電磁波,訪問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卻並未收到明確可證實的回覆,不屬於此類。
此類接觸為日本飛碟研究界提出,指外星人大規模侵略地球,意圖對地球政治歷史領域造成重大影響,是否有外星人存在的問題已經不再有人懷疑。
此類接觸為日本飛碟研究界提出,外星人與人類交流已經公開枱面公共化,出現在媒體等公開渠道。
注釋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