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苏联政治人物,克格勃主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Шеле́пин,羅馬化:Aleksandr Nikolayevich Shelepin;1918年8月18日—1994年10月24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任苏联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克格勃主席、部长会议副主席、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等职务[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2月23日) |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2018年2月23日) |
亚历山大·谢列平 Александр Шелепин | |||||||||||||
---|---|---|---|---|---|---|---|---|---|---|---|---|---|
全联盟列宁主义青年共产主义联盟第一书记 | |||||||||||||
任期 1952年10月30日—1958年3月28日 | |||||||||||||
前任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米哈伊洛夫 | ||||||||||||
继任 | 弗拉基米尔·谢米恰斯内 | ||||||||||||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 |||||||||||||
任期 1958年12月25日—1961年11月13日 | |||||||||||||
总理 | 尼基塔·赫鲁晓夫 | ||||||||||||
前任 | 伊万·谢罗夫 | ||||||||||||
继任 | 弗拉基米尔·谢米恰斯内 | ||||||||||||
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 | |||||||||||||
任期 1962年11月23日—1965年12月9日 | |||||||||||||
前任 | 职位设立 | ||||||||||||
继任 | 职位废除 | ||||||||||||
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 | |||||||||||||
任期 1967年7月11日—1975年5月22日 | |||||||||||||
前任 | 维克托·格里申 | ||||||||||||
继任 | 阿列克谢·希巴耶夫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沃罗涅日 | 1918年8月18日||||||||||||
逝世 | 1994年10月24日 俄羅斯莫斯科 | (76歲)||||||||||||
国籍 | 苏联 俄羅斯 | ||||||||||||
政党 | 苏联共产党 | ||||||||||||
母校 | 莫斯科大学 | ||||||||||||
获奖 |
|
谢列平是苏共19-24大代表,第22届中央主席团委员,第23-24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19-24届中央委员;第4-8届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第2-3,7-8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3]
谢列平为人专横而又耿直,一方面曾将绝大多数的苏联作家流放西伯利亚,广泛参与了在国外的暗杀活动的决策,另一方面他也坚决谴责1937年的镇压,努力为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平反。反对到处出现肖像,谢列平说:“他对游行时他站在列宁墓上而工人们举着他的肖像感到羞愧,为什么要到处展示领袖的肖像呢?”德国入侵苏联时,24岁的谢列平在莫斯科军队中担任团干部,负责征兵。他本人拒绝了卓娅的第一次申请,但后来他还是让她去了。卓娅刚到达她工作岗位就被俘并遭处决。谢列平为此写了一首长诗《卓娅》并获得斯大林奖金,为此他名声大噪。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