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桂村(英語:Tan Kwai Tsuen)是香港新界元朗區洪水橋的一條鄉村,位於洪水橋南面,東面為大道村,西面為和平新村和鍾屋村,南面是元朗公路。丹桂村於1926年開村,是一條為非原居民村,隸屬於屏山鄉鄉事委員會。
1920年代前,丹桂村一帶是一片農田,田中有一個果園,位於屏山青山公路23咪、洪水坑(丹桂河)以東。1926年,新桂系智囊、國會議員王季文(王笠隱)從上海來港,購入果園及旁邊一塊地皮,築路建屋。數年後,新桂系軍閥被蔣中正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討伐,將領包括林隱青、楊鼎中、周雁濱等與家眷流亡香港,得知王氏的建村計劃後一同加入,在現今洪水橋一帶聚居。村名命名為丹桂村,有「丹心保桂」的意思。
丹桂村劃分成12個地段,各佔六畝,其中7座大宅群陸續在戰前建成,成為一個花園別墅區。被大宅群和荔枝樹環繞的長型小公園,南北兩端分別建有水塔和風車塔,能作發電。1930年年代中起,有部份桂籍業主重歸大陸政壇,將大宅轉讓予其他華商。在香港日治時期期間,丹桂村大宅被日軍佔用,傳聞小公園曾被用作刑場。[1][2]
戰後,不少國內難民遷入洪水橋和丹桂村一帶搭建寮屋聚居,周邊有很多小型工廠設立,亦有數個石礦場在公庵山西麓開設。英國皇家空軍工程部繼續徵用部份大宅作屏山機場興建工程的宿舍,機場計劃取消後被用作炮兵團軍營(Quarry Camp),在丹桂村周邊設多個圓筒型臨時建築物,直至1957年。[3]1950年代中,丹桂村有居民2,202人,共467戶, 以務農為主。
1976年,屯門理民府成立。丹桂村沿洪水坑一分為二,西面部份脫離元朗區,1978年自立成和平新村。隨著洪水橋的發展,丹桂村最初的大宅群自1980年代起已建成多個低密度私人屋苑。
2017年,政府計劃於元朗丹桂村配水庫附近一幅原為綠化地帶的約10公頃地皮用作發展公營房屋,將會分三期興建7幢公屋,提供6,720伙,於2030年起分階段落成。[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