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佔領德國同盟國家納粹德軍投降之後,喺德國成立嘅軍事佔領。呢個制度到西德喺1949年5月建立就完咗。

Quick Facts 同盟德國 Deutschland (德文), 首都 ...
同盟德國

Deutschland  德文
1945–1949
Thumb
常用國旗
Thumb
佔領期間嘅分區
首都
常用語言
領袖 
 英國區
Bernard Montgomery
 美國區
Dwight D. Eisenhower
 法國區
Jean de Lattre de Tassigny
 蘇聯區
Georgy Zhukov
歷史時期冷戰時期
1945年5月8號
 盟國理事會英文Allied Control Council組成
1945年6月5號
 薩爾保護領英文Saar Protectoratea
1947年12月17號
 西德建立
1949年5月23號
 東德建立
1949年10月7號
1991年3月15號
人口
 1945
64,260,000
 1949
68,080,000
貨幣
前任國
繼承國
納粹德國
西德
東德
  1. 喺1957年1月加入咗西德,不過蘇聯唔承認
  2. 包括咗美國區、英國區、法國區、同埋西柏林
  3. 包括咗蘇聯區同埋東柏林
Thumb
柏林嘅4個佔領區

由於唔同嘅排名表計法未必一樣,上面嘅排名(第幾名/位)同個一覽表入面個排名未必一樣。
IMF網站嘅人均GDP數字,同用GDP除以上面人口數得出嚟嘅數有可能唔一樣。
Close

喺同盟佔領期間,個國家分成4個區域,各自由同盟國嘅美國英國法國、同蘇聯嚟負責管治。因爲柏林作爲歷史首都嘅重要性,所以同盟國早喺雅爾塔會議已經同意咗會喺柏林做同樣嘅分區,避免任何一邊有太多嘅優勢[1]

所有本身唔屬於威瑪共和國,而係喺納粹德國期間侵略同佔領嘅地方,通通都還返俾原有嘅國家,包括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南斯拉夫、同波蘭等等。除此之外,經過蘇聯要求同其他同盟國同意之後,所有喺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原本屬於德國嘅地區,包括東普魯士,都瓜分咗俾蘇聯(包括立陶宛加盟國)同波蘭[2]

二次大戰嘅尾聲,美軍其實佔領咗超過最終同意嘅分界綫。但係喺經過兩個月嘅談判之後,美軍喺1945年7月同意撤軍[3]。有唔少學者都認爲,呢次讓步令蘇聯加添對美國嘅信任,容許美、英、法控制返佢哋自己嘅區域[4]。與此同時,蘇聯跟從協議由西柏林撤軍,俾美英法控制佢哋應承好嘅範圍[5]

1948年,蘇聯退出盟國理事會英文Allied Control Council,盟國統治德國嘅制度進入尾聲,而德國冇耐之後組成咗西德東德兩個國家。

睇埋

出面網頁

  1. "The End of WWII and the Division of Europe | CES at UNC". europe.unc.edu. 喺2024-01-08搵到.
  2. States, United (1968).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76-1949: Multilateral, 1931-1945 (英文). Department of State. 原先內容歸檔喺21 January 2023. 喺24 June 2021搵到.
  3. "What Is to Be Done?". Time. 9 July 1945. 原先內容歸檔喺16 February 2023. 喺17 April 2020搵到.
  4. Knowles, Chris (29 January 2014). "Germany 1945–1949: a case study in post-conflict reconstruction". History & Policy. 原先內容歸檔喺9 June 2023. 喺19 July 2016搵到.
  5. Philip Broadbent and Sabine Hake, eds. Berlin: Divided City, 1945-1989 (Berghahn Books; 2010)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