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框架效應(粵拼:kwaang1 gaa2 haau6 jing3;英文:framing effect)係認知心理學上嘅一個效應,指有陣時,同一樣嘅資訊用唔同嘅方式-用字正面定負面-傳達會造成唔同嘅行為。一般嚟講,研究發現,人喺框架框成正面嗰陣傾向避免風險,而喺框架框成負面嗰陣傾向願意接受風險[1][2]。
舉個例說明,有研究試過噉做:有心理學家搵咗班受試者返嚟,叫佢哋想像自己係一間醫院嘅負責人,而有 600 個病人惹到一種好嚴重嘅病,佢有兩個選擇,A 同 B;受試者唔知嘅係,佢哋當中有啲睇嘅係正面框架嘅版本,有啲睇嘅係負面框架嘅版本;兩個版本如下:
框架 | A | B |
---|---|---|
正面 | 「會救到 200 個人」 | 「1/3 機會會救嗮 600 人,2/3 機會會救唔到任何人」 |
負面 | 「400 個人會死」 | 「1/3 機會會冇人死,2/3 機會會所有人死嗮」 |
原則上,兩個選擇分別嘅結果實際上唔會受框架影響(「會救到 200 個人」同「400 個人會死」係一樣嘅),但統計分析嘅結果發現,睇正面框架版本嘅受試者比較大機會會揀方案 A-喺正面框架嘅情況下,受試者比較傾向揀風險低嘅選擇[3]。
框架效應展示咗人類唔係理性嘅經濟決策者,係行為經濟學上一個重要概念:「救到 200 個人」同「400 個人會死」客觀上係一樣嘅,所以一個完美理性嘅決策者理應喺兩個情況下會做同樣嘅決定-但呢個事實證明咗,人類唔係理性嘅決策者,而「人類唔係理性嘅決策者」呢個諗法係行為經濟學嘅基礎[1]。
舉個例子說明,有廿一世紀初嘅經濟學家指出,退稅好多時都唔能夠有效噉鼓勵人民使錢,搞到政府嘗試用退稅刺激經濟嘅計劃失敗,而有行為經濟學家就嘗試研究點解退稅好多時都行唔通,佢哋發現框架效應扮演咗一定嘅角色[4]:有行為經濟家做咗實驗,佢哋搵咗班大學生返嚟做受試者,再俾一定量()嘅錢佢哋,研究者對其中一部份嘅受試者講,話呢啲錢係送俾佢哋嘅,跟住對淨低嘅受試者講,話啲錢係為咗獎勵佢哋參與研究而退返俾佢哋嘅學費;結果發現,認為筆錢係送俾佢哋嘅受試者更加願意使嗰筆錢-客觀上,所有受試者都係得到咗 噉多錢,但對於「點解得到呢筆錢」嘅解釋就影響到佢哋使嗰筆錢嘅意慾;跟住班研究者仲指出,有同類研究都顯示,當一個人得到錢嗰陣,「呢筆錢係之前冇咗、而家得到返」嘅諗法會搞到佢哋冇噉肯使筆錢,所以將退稅嗌做「退稅」嘅做法好可能就係退稅唔能夠有效刺激經濟嘅主因[5][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