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
中國浙江省嘅地級市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寧波(粵拼:ning4 bo1;英文:Ningpo;普通話拼音: Níngbō (幫手·有關);寧波話:
Nyinpou (幫手·有關)),又叫甬(讀湧,jung2),係中國一城,亦係一埠,喺浙江省東北岸,地處杭州灣南,東面對住東海,西有紹興,南有台州,同舟山隔住個海。行政上係副省級城市,叫寧波市。
「寧波」嘅意思係「海定則波寧」,因為寧波係中國重要埠頭,江南經濟發達、物阜民豐,對外貿易上寧波係個重要口岸,所以起個名求「海不揚波」。作為良港,佢有曲折而長嘅岸綫(1562公里長),經濟上2012年GDP 6524.70億人民幣[3],人均GDP 8萬5475人民幣。寧波嘅民族有漢族、土家族、苗族、壯族。寧波轄11個縣級政區,148個鄉級政區。電話區號+86 (0)574,車牌浙B。
個名
簡稱
寧波簡稱「甬」,源自周代。「甬」係象形字,似古代嘅大鐘。奉化、鄞縣兩地嘅山似鐘,所以古代稱為甬山[4],呢道條河就叫甬江,當地就叫做「甬」。
市名
- 夏朝時呢道就叫做「鄞」(讀銀,粵音:ngan4)[5],至今呢道有鄞州區。
- 前473年,句踐喺句余築城,改叫「句章」,喺寧波境內第一個城邑。
- 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設會稽郡,寧波分屬鄞、鄮、句章三縣。
- 621年(唐武德四年),呢三縣設爲鄞州,625年(唐武德八年),併入越州。738年(唐開元二十五年),越州分出明州,742年(唐天寶元年)明州降爲餘姚郡,屬越州,758年(唐乾元元年),恢復爲明州。
- 1195年(宋紹熙五年),宋寧宗賜明州年號慶元,升爲慶元府。
- 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改府爲慶元宣尉司,遞年改為慶元路總管府。1376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慶元路改為明州府。
-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因為明州同大明重名,而明州下轄定海縣(家下鎮海區),話「海定波寧」,於是改名爲寧波。
史
7000年前呢道就有人種水稻,稱為河姆渡文化;春秋時代係越國之地。戰國時代屬楚,前222年秦國統一中國,設會稽郡。之後就係唐開元嘅明州、南宋嘅慶元府、元代嘅慶元路。蒙古軍曾經兩次從寧波出港,想征服日本。到明朝時改名爲寧波至今。
寧波歷來係個重要大埠,匯聚咗東亞、東南亞嘅商船,宋代時呢度設市舶司,管海貿邦交,講明寧波發展成國際都會,有外國僑民商人旅居。1523年寧波之亂,演變成嚴重外交事件,結果廢咗浙江、福建嘅市舶司,留番廣東一處,禁止日本商船入港,中日貿易斷咗,於是日後倭寇橫行。1842年南京條約規定五口通商,寧波係其中一個。由於寧波嘅商貿傳統,寧波人善於做生意,寧波商幫係中國一大商人群體。
政區
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