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地下鐵路綫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大都會綫(英文:Metropolitan line;當地簡稱「the Met (line)」)係倫敦地下鐵一條路綫,來往倫敦市嘅奧德門站以及白金漢郡嘅亞瑪斯咸同卓斯咸站,另有兩條支綫分別去赫福郡嘅屈福特站同倫敦曉靈頓區嘅屋士橋站,全綫共34個站,總長66.7公里(41.4英里)。大都會綫喺倫敦地下鐵系統裡面被歸類做淺層路綫,奧德門至芬治梨道站之間嘅市區段大部分都行經明挖回填式淺層隧道,但以北路段全部喺地面之上,地底段衹佔全綫唔夠一成半;呢條綫亦係倫敦地鐵系統中僅有兩條延伸到大倫敦以外嘅路綫之一[lower-alpha 1],並且係唯一去到第七至九收費區嘅路綫;喺停站安排上更加會分等級,有兩種主要服務繁忙時間嘅飛站快車,係倫敦地鐵系統唯一設有快車嘅路綫;喺芬治梨道同溫布萊公園站之間唔停站,同並行而沿途停站嘅銀禧綫分工;以上種種加上佢嘅歷史,令大都會綫係一條地鐵路綫之餘,亦帶有市郊通勤鐵路性質。
大都會綫 Metropolitan line | |
---|---|
一抽北行往屈福特嘅大都會綫S8型列車喺郭士梨停站 | |
概覽 | |
其他名 | the Met line |
所在地 | 英國大倫敦、 赫福郡、白金漢郡 |
起點 | 奧德門 |
終點 | 亞瑪斯咸 卓斯咸 屈福特 屋士橋 |
站數 | 34 |
地圖上嘅顏色 | 紫紅(magenta) |
網站 | http://tfl.gov.uk |
營運 | |
類型 | 地下鐵 |
系統 | 倫敦地下鐵 |
車廠 | 尼斯頓 |
車型 | S8型 |
客流量 | 6680萬人次(2011/12年度)[1] |
歷史 | |
開通 | 1863年1月10號 |
技術細節 | |
總長 | 66.7 km(41.4 mi) |
軌道數 | 2,除咗
|
形態 | 淺層路綫、 市區外全綫地面 |
軌距 | 1,435毫米(4英尺81⁄2英寸)標準軌 |
電氣化 | 630-750伏乾電(四軌供電) |
營運速度 | 最高時速62 mi(100 km) |
最高海拔 | 150 m(490 ft) |
1863年,大都會鐵路開辦全世界第一條地底客運鐵路來往法靈頓街同柏靈頓,用蒸汽火車頭拖拉客車車廂,被視為地下鐵嘅開端。之後大都會鐵路主綫由倫敦市區向西北伸展去當時嘅米度適郡市郊,希望透過起鐵路同時喺沿綫發展新市鎮起樓,呢條走綫就係今日嘅大都會綫。但當時大都會鐵路網絡唔止去到今日大都會綫幾個北行終點站呢啲倫敦衞星市鎮,最遠延伸到去歡尼交叉呢個離倫敦市區必嘉街站超過50英里(80公里)嘅鄉郊車站。而大都會鐵路喺倫敦市區亦開同收購咗唔少鐵路支綫,包括而家嘅地鐵環綫、咸默史密夫都市綫、銀禧綫北段、地上鐵東倫敦綫同國鐵北都市綫。到1933年大都會鐵路併入倫敦客運委員會成為旗下地下鐵一員,呢啲服務亦都歸入大都會綫,令路綫圖上大都會綫嘅分支眾多。之後呢啲支綫陸續獨立成綫、移交其他路綫或者鐵路機構,直至1990年咸默史密夫都市綫同東倫敦綫正式獨立成綫,先奠定今日大都會綫嘅路綫。
大都會綫西北端嘅總站喺倫敦地下鐵系統當中有唔少紀錄,卓斯咸係位處最西同最北嘅車站,亞瑪斯咸係海拔最高嘅車站(147 m(482 ft))、站外一段路軌係最西點(距離中倫敦43公里(27英里))同海拔最高點(150 m(490 ft)),兩站係僅有位處第九收費區嘅地鐵站,卓斯咸同秋坊拉鐵美站亦係距離最遠嘅相鄰車站(隔3.89英里(6.26公里))。
大都會綫沿途多段同其他路綫共綫:奧德門至必嘉街同環綫共綫;利物浦街至必嘉街再同咸默史密夫都市綫共綫;榮祿里至屋士橋同皮卡地里綫共綫;以及山上哈羅至亞瑪斯咸同超藤鐵路營運嘅倫敦歐士巴利綫共綫。溫布萊公園至沼澤園四綫運行,分為快、慢車專用;而溫布萊公園至芬治梨道同樣係四綫,但中間嘅慢綫喺1939年改由必嘉老綫(1979年再轉交銀禧綫)沿途停站,大都會綫所有班次飛站做變相嘅快車服務。
大都會綫全長66.7公里(41.4英里),共34個站[2]。全綫電氣化,由750伏乾電嘅第三同四軌供電,除咗芬治梨道至屋士橋嘅中段主綫同支綫因為要兼容皮卡地里綫1973型同銀禧綫1996型列車而維持630伏電壓[3][4]。
由南面總站奧德門開始,頭9.7公里(6.0英里)係全綫僅有嘅地底段[5],當中大部分係明挖回填式淺層隧道,並同環綫以及咸默史密夫都市綫共用路軌同月台,直到必嘉街站之前先同嗰兩條綫分叉。必嘉街有兩組島式月台服務大都會綫四條路軌,其中兩綫畀部分班次喺呢度做總站,唔入市區段。必嘉街至芬治梨道嘅路綫繼續喺地底[6],但相比早年嘅大都會綫,呢段有三個站經已停用冇再服務,而家由平行嘅銀禧綫隧道兩個站代替。芬治梨道站開始全部係地面段,一直去到溫布萊公園站都同銀禧綫喺地面並行,銀禧綫喺呢兩個站之間沿途停站,大都會綫就通過沿途車站而唔停,兩條綫喺呢段路快慢車分工;雖然1940年後大都會綫冇再喺呢段路停站,但其中韋斯頓園同尼斯頓兩站重保留來回方向嘅大都會綫廢棄月台。過咗溫布萊公園之後,銀禧綫分叉去史丹摩,取代呢段早年屬大都會綫嘅支綫。而喺芬治梨道至尼斯頓站,大都會綫以及銀禧綫亦同時同國鐵超藤本綫(行經嘅列車由超藤鐵路營運)並行[6]。
溫布萊公園同山上哈羅站之間嘅大都會綫係四綫鐵路,兩條快綫喺外邊夾住中間兩條慢綫,慢車喺兩個中途站停靠中間嘅島式月台,快車就喺外邊通過;而由超藤本綫分支嘅倫敦歐士巴利綫兩綫就喺側邊同大都會綫嘅四綫並行。山上哈羅站係屋士橋支綫同大都會綫主綫分叉前最後一站,亦係中段唯一大都會綫各級列車同超藤鐵路列車都會停靠嘅站,所以係重要轉車站,有三組島式月台服務六條路軌,分別畀超藤鐵路、大都會綫北行同大都會綫南行用。喺呢個站以北,中間兩條綫經立體交叉分開去7.5英里(12.1公里)長嘅屋士橋支綫,停西哈羅後,喺榮祿里站同皮卡地里綫匯合,共用路軌同月台去到西面總站屋士橋[6][7]。
山上哈羅至沼澤園嘅大都會綫依然係四綫,但一對快綫同一對慢綫就改為各自喺一邊;快綫同超藤鐵路共用,喺沿綫中途站外面通過。喺沼澤園站北面,慢綫經渡綫匯入快綫,併做西北段嘅雙綫主綫;而慢綫正綫就分叉出去屈福特嘅支綫[6],並同屈福特北曲綫(Watford North Curve)組成三角綫。呢條曲綫正常班次唔會駛過,只有部分唔載客列車以及清晨同深夜極少數來往屈福特同瀝文斯禾夫方向嘅班次用[8]。
過屈福特三角綫後,主綫繼續向西北進發,並同超藤鐵路共用沿綫路軌同月台;超藤鐵路大部分班次喺呢段都同大都會綫一樣站站停。喺秋坊拉鐵美站,分叉出一條衹通去卓斯咸一個站嘅支綫,係大都會綫唯一、亦係而家倫敦地下鐵少數單綫載客路段[2][6]。主綫盡頭去到亞瑪斯咸站,喺呢個站嘅北行方向,大都會綫同超藤鐵路分開用唔同路軌同月台,超藤鐵路列車繼續經倫敦歐士巴利綫去歐士巴利方向[9],而大都會綫就喺車站西面嘅調頭側綫調頭南行。卓斯咸係倫敦地下鐵系統位處最西同最北嘅車站,但亞瑪斯咸站以西嘅調頭側綫同一截仔由倫敦地下鐵管理嘅國鐵路軌,就啱啱好過咗卓斯咸站,係倫敦地下鐵位處最西嘅路軌[6]。
大都會綫站同站之間嘅遠距離,亦反映到佢有別於其他地鐵路綫嘅通勤鐵路特質。喺倫敦地下鐵系統裡面,頭十組距離最遠嘅相鄰車站有八組就係大都會綫,其中隔3.89英里(6.26公里)嘅秋坊拉鐵美同卓斯咸站排第一[10],第二長嘅係芬治梨道同溫布萊公園站(雖然中間經過幾個銀禧綫車站而唔停),第四係瀝文斯禾夫同楚梨活站。
溫布萊公園同山上哈羅站之間嘅快綫用英國國鐵嘅四燈訊號燈,但用倫敦地下鐵路綫訊號,由上至下係綠、紅、綠、黃嘅三色四燈訊號燈,上兩盞燈顯示通行同停車訊號,下兩盞燈預告下一個訊號[11]。
由東至西(南至北)排序。
收費區 | [upper-alpha 1] | 站名 | 共綫 | 轉綫 | 相 | 啓用日期[12] | 分支 | 註 | 所在地 | ||
---|---|---|---|---|---|---|---|---|---|---|---|
1 | 奧德門 Aldgate |
1876年11月18號 | 環綫 | 總站 | 大倫敦 | 倫敦市 | 51°30′50″N 000°04′34″W | ||||
1 | 利物浦街 Liverpool Street |
1875年7月12號 | 環綫 | 原名主教門(Bishopsgate),1909年11月1號 改現名 | 51°31′07″N 000°04′53″W | ||||||
1 | ✓ | 沼澤門 Moorgate |
1865年12月23號 | 環綫 | 原名沼澤門街(Moorgate Street),1924年10月24號 改現名 | 51°31′07″N 000°05′19″W | |||||
1 | 巴碧勤 Barbican |
1865年12月23號 | 環綫 | 原名奧德斯門街(Aldersgate Street),1910年改名奧德斯門(Aldersgate),1923年改名奧德斯門巴碧勤(Aldersgate and Barbican),1968年改現名 | 51°31′13″N 000°05′52″W | ||||||
1 | ⍻ | 法靈頓 Farringdon |
1863年1月10號 | 環綫 | 原名法靈頓街(Farringdon Street),1865年12月22號 重置,1922年改名法靈頓上河本(Farringdon & High Holborn),1936年改現名 | 伊士靈頓區 | 51°31′12″N 000°06′19″W | ||||
1 | ✓ | 京士閣聖龐加爵 King's Cross St Pancras |
1863年1月10號 | 環綫 | 原名京士閣(King's Cross),1925年改名京士閣聖龐加爵(King's Cross & St Pancras),1933年英文改現名,1941年重置 | 甘頓區 | 51°31′49″N 000°07′27″W | ||||
1 | 優斯頓坊 Euston Square |
1863年1月10號 | 環綫 | 原名高華街(Gower Street),1909年改現名 | 51°31′33″N 000°08′09″W | ||||||
1 | 記利砵蘭街 Great Portland Street |
1863年1月10號 | 環綫 | 原名砵蘭街(Portland Road),1917年改現名,1923年改名記利砵蘭街攝政園(Great Portland Street & Regent's Park),1933年改返現名 | 西敏市 | 51°31′26″N 000°08′38″W | |||||
1 | 必嘉街 Baker Street |
1863年1月10號 | 主綫 | 而家嘅大都會綫月臺1868年啓用 | 大倫敦 | 西敏市 | 51°31′19″N 000°09′25″W | ||||
2 | 芬治梨道 Finchley Road |
1879年6月30號 | 主綫 | 1885至1914年叫芬治梨道(南咸斯達)(Finchley Road (South Hampstead)) | 甘頓區 | 51°32′50″N 000°10′49″W | |||||
4 | ✓ | 溫布萊公園 Wembley Park |
1894年5月12號 | 主綫 | 賓區 | 51°33′49″N 000°16′46″W | |||||
4 | 普列斯頓路 Preston Road |
1908年5月21號 | 主綫 | 1931至1932年重置 | 51°34′20″N 000°17′43″W | ||||||
4 | 諾域公園 Northwick Park |
1923年6月28號 | 主綫 | 原名諾域公園堅頓(Northwick Park & Kenton),1937年改現名 | 51°34′43″N 000°19′07″W | ||||||
5 | ⍻ | 山上哈羅 Harrow-on-the-Hill |
1880年8月2號 | 主綫 | 原名哈羅(Harrow),1894年改現名 | 哈羅區 | 51°34′46″N 000°20′13″W | ||||
5 | 西哈羅 West Harrow |
1913年11月17號 | 屋士橋 | 大倫敦 | 哈羅區 | 51°34′47″N 000°21′12″W | |||||
5 | 榮祿里 Rayners Lane |
1906年5月26號 | 屋士橋 | 原名榮祿里無人站(Rayners Lane Halt) | 51°34′31″N 000°22′17″W | ||||||
5 | 依士谷 Eastcote |
1906年5月26號 | 屋士橋 | 曉靈頓區 | 51°34′36″N 000°23′49″W | ||||||
6 | 雷士廉莊園 Ruislip Manor |
1912年8月5號 | 屋士橋 | 51°34′24″N 000°24′45″W | |||||||
6 | 雷士廉 Ruislip |
1904年7月4號 | 屋士橋 | 51°34′17″N 000°25′16″W | |||||||
6 | ⍻ | 易根咸 Ickenham |
1905年9月25號 | 屋士橋 | 原名易根咸無人站(Ickenham Halt) | 51°33′43″N 000°26′31″W | |||||
6 | ⍻ | 曉靈頓 Hillingdon |
1923年12月10號 | 屋士橋 | 1934年改名曉靈頓(施華奇利)(Hillingdon (Swakeleys)),後綴副站名其後棄用,1992年重置 | 51°33′14″N 000°27′00″W | |||||
6 | ⍻ | 屋士橋 Uxbridge |
1904年7月4號 | 屋士橋 | 原址貝蒙路(Belmont Road),1938年重置 總站 |
51°32′45″N 000°28′42″W | |||||
5 | 北哈羅 North Harrow |
1915年3月22號 | 主綫 | 大倫敦 | 哈羅區 | 51°35′06″N 000°21′45″W | |||||
5 | ✓ | 邊拿 Pinner |
1885年5月25號 | 主綫 | 51°35′34″N 000°22′50″W | ||||||
6 | 諾活山 Northwood Hills |
1933年11月13號 | 主綫 | 曉靈頓區 | 51°36′02″N 000°24′33″W | ||||||
6 | 諾活 Northwood |
1887年9月1號 | 主綫 | 51°36′39″N 000°25′28″W | |||||||
6/7 | 沼澤園 Moor Park |
1910年5月9號 | 主綫 | 原名沙屋(Sandy Lodge),1923年10月18號 改名沼澤園沙屋(Moor Park & Sandy Lodge),1950年9月25號 改現名 | 赫福郡 | 三河區 | 51°37′47″N 000°25′58″W | ||||
7 | 郭士梨 Croxley |
1925年11月2號 | 屈福特 | 原名郭士梨園(Croxley Green),1949年5月23號 改現名 | 赫福郡 | 三河區 | 51°38′51″N 000°26′29″W | ||||
7 | 屈福特 Watford |
1925年11月2號 | 屈福特 | 總站 | 屈福特 | 51°39′27″N 000°25′03″W | |||||
7 | 瀝文斯禾夫 Rickmansworth |
1887年9月1號 | 主綫 | 赫福郡 | 三河區 | 51°38′25″N 000°28′24″W | |||||
7 | ✓ | 楚梨活 Chorleywood |
1889年7月8號 | 主綫 | 原名楚梨活(Chorley Wood),1915年11月1號 改名楚梨活錢尼(Chorley Wood & Chenies),1934年改返楚梨活(Chorley Wood),1964年英文改現名 | 51°39′15″N 000°31′06″W | |||||
8 | ✓ | 秋坊拉鐵美 Chalfont & Latimer |
1889年7月8號 | 主綫 | 原名秋坊路(Chalfont Road),1915年11月1號 改現名 | 白金漢郡 | 超藤 | 51°40′04″N 000°33′40″W | |||
9 | ⍻ | 卓斯咸 Chesham |
1889年7月8號 | 卓斯咸 | 總站 | 白金漢郡 | 超藤 | 51°42′19″N 000°36′41″W | |||
9 | ⍻ | 亞瑪斯咸 Amersham |
1892年9月1號 | 主綫 | 1922年3月12號 改名亞瑪斯咸卓斯咸坡(Amersham & Chesham Bois),1937年改返原名 總站 |
白金漢郡 | 超藤 | 51°40′27″N 000°36′27″W |
大都會綫係倫敦地下鐵系統當中唯一提供快車班次嘅路綫,唔停中途部分站。快車班次以前係全日服務,但2011年12月11號 起,時間表編定快車班次衹係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返工時間南行同放工時間北行)服務;而實際上喺表列時間同日子之外,大都會綫亦有機會按營運需求加開快車(例如編定班次延誤而改開快車飛站追時間)[13]。大都會綫班次按停站安排分為三個級別,分別係:
因為路軌設計限制[14],特快班次衹會來往亞瑪斯咸或卓斯咸,屈福特同屋士橋衹有準急同沿途停站班次。
大都會綫列車喺芬治梨道同溫布萊公園之間通過幾個站但唔停,由並行嘅銀禧綫服務。
大都會綫非繁忙時間每個鐘開出班次如下:
必嘉街—山上哈羅之間嘅主綫每個鐘有16班車;而奧德門—必嘉街每個鐘12班車,同環綫以及咸默史密夫都市綫各自每個鐘6班車[15],組成中倫敦段利物浦街—必嘉街每個鐘24班車聯合班次。
上晝繁忙時間南行每個鐘開出班次如下:
北行班次相若,但全部沿途停站。
下晝繁忙時間北行每個鐘開出班次如下:
南行班次相若,但全部沿途停站。
大都會綫主力用龐巴迪運輸生產嘅八卡車廂S8型列車運行。作為倫敦地下鐵四綫現代化項目一部分,S8型列車2010年7月起陸續投入大都會綫服務,直到2012年9月20號全面取代1960年代開始服役嘅A型列車[16][17]。呢款列車係倫敦地下鐵第一款有空氣調節系統嘅列車[18][19],車廂之間內籠打通[20]。S8型全車306個座位,相比A型嘅448座位少咗,但S8型可以上到697個企位,就多過A型企597人[lower-alpha 2],並且有輪椅專用位。S型列車最高時速62英里(100公里)[18],係而家倫敦地下鐵行得最快嘅車型。
大都會綫共有58抽S8型列車,每抽車由兩個四卡車組編成。另有一抽外號「S7+1」嘅八卡版S7型列車,由原本標準七卡嘅S7型加上額外一卡S7型車廂編成。S7同S8係同款車型,分別在於S7型內籠係市區鐵路配置,全部係面向車外嘅直排位;S8型係近郊鐵路配置,部分係直排位,另一部分係繼承A型列車特色嘅橫排同倒頭位。
大都會綫由位處尼斯頓同溫布萊公園站之間嘅尼斯頓車廠保養維修。呢個倫敦地下鐵規模最大車廠喺1882年啓用[21],最近一次升級係喺2010至2011年,等佢可以為另外三條淺層路綫(環綫、區域綫同咸默史密夫都市綫)嘅S7型列車大修[22]。除此之外,尼斯頓車廠亦停放24抽銀禧綫列車。
四綫現代化(Four Lines Modernisation;4LM)係千禧年後倫敦交通局為地下鐵四條淺層路綫(環綫、區域綫、咸默史密夫都市綫同大都會綫)做嘅一系列現代化更新項目,主要包括換新列車、訊號系統、路軌同排水系統[24]。預期完成所有項目後,大都會綫載客量提升27%,每個鐘載多9500人[25]。
新車方面,S8型列車經已喺2010至2012年間陸續取代大都會綫原有嘅A型列車[25][24]。
訊號系統方面,引入通訊為本列車控制技術,畀四綫用列車自動運行系統同取代舊有嘅固定閉塞系統[26][27]。目前大都會綫嘅市區隧道段(奧德門—芬治梨道)經已完成更新訊號系統;而其餘路段原先預計喺2022至2023年分階段完成,但目前重延遲緊,未有確實完成時間[24]。
大都會綫嘅屈福特總站離屈福特市中心約1 mi(1.6 km),重遠過國鐵同倫敦地上鐵嘅屈福特大街同屈福特交叉車站。查實喺規劃起大都會綫屈福特支綫嘅1910年代,同通車後嘅1927年都建議喺屈福特市中心起總站,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都冇實現,而只係以喺卡素巴利嘅屈福特站做呢條綫總站。
直到約1989年,倫敦區域交通局開始計劃將屈福特支綫改路,經而家已經停用荒廢嘅郭士梨園支綫鐵路,通去屈福特大街同屈福特交叉[28],呢個計劃後尾叫「郭士梨鐵路連綫」同「大都會綫延綫」。政府喺2010至2014年間推動方案並同意撥款[29][30][31],但去到2018年,倫敦交通局因為財政問題正式宣布取消[32]。當地議會同倫敦交通局喺大都會綫延綫計劃取消後,以「屈福特郭士梨連綫」(Watford to Croxley Link)名義研究其他連接兩地嘅交通路綫[33][3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