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史丹利·寇比力克(「寇」讀「扣」,粵音:kau3;英文: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號—1999年3月7號),又可以譯做史丹利·古比力,係美國電影導演,知名作品有《大開眼戒》、《密碼114》、《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同《閃靈》等等。除咗導演之外,佢亦經常做埋電影製片、剪接、攝影、音效等等嘅工夫。
史丹利·寇比力克 | |
---|---|
姓名原文 | Stanley Kubrick |
出生日 | 1928年7月26號 |
出生地 | 布朗士 |
本名 | Stanley Kubrick |
死亡日 | 1999年3月7號 (70歲) |
死亡地 | Childwickbury Manor |
死因 | 心肌梗塞 |
國籍 | 美國、英國 |
母語 | 美國英文 |
識嘅語言 | 英文 |
信奉 | 無神論 |
母校 |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William Howard Taft High School |
職業 | 電影導演、cinematographer、攝影師、電影製片、編劇、電影剪接師、camera operator、執行監製、scenographer、導演、producer |
風格 | 推理電影、恐怖片、驚慄電影、黑色電影、psychological horror film、戰爭電影、動作電影、冒險電影、psychological thriller film、劇情片、警匪片、笑片、科幻片、歷史片、紀錄電影 |
配偶 | Ruth Sobotka、Christiane Kubrick |
仔女 | Vivian Kubrick |
網站 | www |
[改維基數據] | |
寇比力克喺紐約市出世同埋大,讀書嗰陣成績只係平均,但係自細就對文學、攝影同電影好有興趣。中學畢業之後,佢就開始自學電影製作同導演嘅唔同方面。喺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頭,佢喺《Look》雜誌做攝影師,之後開始拍低成本嘅短片。1956年,佢同聯美電影公司拍咗佢第一部荷里活大製作《奪命金》。之後佢同卻德格拉斯合作咗兩部電影:反戰電影《光榮之路》(1957年)同埋史詩電影《斯巴達克斯》(1960年)。
1961年,寇比力克因為擔心美國嘅罪案問題,加上越嚟越唔鍾意荷里活嘅運作方式,同埋同道格拉斯同電影公司嘅創作分歧,離開咗美國。佢移居英國,之後佢嘅餘生都好少離開呢度。佢喺赫福郡嘅 Childwickbury 莊園安家,同佢老婆克里斯蒂安妮一齊住。呢度變成咗佢嘅工作間,集中咗寫作、研究、剪接同埋製作管理。呢樣俾咗佢幾乎完全嘅藝術控制權,仲有難得嘅大型荷里活製片廠嘅財政支持。佢喺英國嘅頭兩部作品都係同 Peter Sellers 合作:改編自《洛麗塔》嘅電影(1962年)同埋冷戰黑色幽默片《密碼114》(1964年)。
寇比力克係個完美主義者,幾乎控制晒電影製作嘅各個方面,喺寫作、剪接、色彩分級、宣傳同放映方面都有專業水平。佢以對電影研究同場景設計嘅一絲不苟而聞名,同演員、劇組同其他合作者緊密協調。佢成日要求同一個鏡頭重拍幾十次,搞到啲演員都好唔耐煩。雖然呢啲行為引起爭議,但係寇比力克好多電影都開創咗新嘅電影技術,而家被認為係里程碑。佢嘅科幻史詩《2001太空漫遊》(1968年)嘅科學真實感同創新特效係電影史上嘅第一次,呢套戲為佢贏得咗佢唯一一個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電影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形容《2001》係佢呢一代嘅「大爆炸」,而家被視為史上最偉大嘅電影之一。
雖然寇比力克好多電影喺首映時都好有爭議,評價參差——特別係暴力電影《發條橙》(1971年),寇比力克因為媒體炒作而喺英國撤片——但大部分都有提名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或者英國電影學院獎,而且之後都重新受到評價。為咗拍18世紀嘅時代劇《巴里·林登》(1975年),寇比力克搵到卡爾·齊士同NASA研發嘅卡爾齊士50毫米f/0.7鏡頭嚟拍攝燭光場景。喺恐怖片《閃靈》(1980年)入面,佢係最早用Steadicam嚟穩定同流暢咁追住場景嘅導演之一;呢個技術對佢之後嘅越戰電影《全金屬外殼》(1987年)好重要。喺為佢最後一部電影——情色劇《大開眼戒》(1999年)——舉行家庭同主演嘅試映會幾日之後,佢因為心臟病發而過身,享年70歲。佢葬喺佢英國嘅老家度,喺佢最鍾意嘅一棵樹隔離。
Kubrick 喺1928年7月26號出世喺紐約市曼哈頓區嘅一間產科醫院入面,佢嘅家庭係猶太人。[1][2] 佢係Jacob Leonard Kubrick(1902年5月21號—1985年10月19號,人哋叫佢Jack或者Jacques)同Sadie Gertrude Kubrick(原名Perveler,1903年10月28號—1985年4月23號,人哋叫佢Gert)嘅大仔,亦係兩個仔女中嘅第一個。佢個妹Barbara Mary Kubrick喺1934年5月出世。[3] Jack嘅父母同佢阿爺嫲係嚟自波蘭猶太人同羅馬尼亞猶太人,[1] 佢係一個同類療法醫生,[4] 喺1927年喺紐約同類療法醫學院畢業,同一年仲娶咗Kubrick阿媽,佢係奧地利猶太人移民嘅囡囡。[5] 喺1899年12月27號,Kubrick嘅太公Hersh Kubrick 47歲嗰陣由利物浦坐船到埃利斯島,留低老婆同兩個大仔(其中一個就係Stanley嘅阿爺Elias)喺老家,同一個後生啲嘅女人開始新生活。[6] Elias喺1902年之後跟埋嚟。[7] Stanley出世嗰陣,Kubrick一家住喺布朗克斯。[8] 佢父母用猶太教儀式結婚,但係Kubrick冇信教嘅家庭教養,後來仲表示自己係無神論者。[9] 佢阿爸係醫生,喺西布朗克斯嘅標準嚟講,佢哋家庭都算幾富裕。[10]
喺Kubrick個妹出世唔耐之後,佢就開始喺布朗克斯嘅第3公立學校讀書,到1938年6月轉去第90公立學校。[2] 佢嘅智商比平均高,但係出席率就差。佢由細個開始就對文學好有興趣,開始睇希臘同羅馬神話同埋格林兄弟嘅童話,呢啲故事「令佢一世都對歐洲好有親切感」。[11] 喺夏天,佢差唔多每個星期六都會去睇紐約洋基嘅棒球賽,之後仲幫《Look》雜誌影過兩個男仔睇比賽嘅相,嚟模仿自己細個時對棒球嘅興奮。[10] 當Kubrick 12歲嗰陣,佢阿爸Jack教佢下國際象棋。呢個遊戲成為咗Kubrick一世嘅興趣,[12] 喺好多佢嘅電影入面都有出現。[13] Kubrick後來仲成為咗美國國際象棋聯盟嘅會員,佢解釋話下棋幫佢培養咗「耐性同自律」嚟做決定。[14] 當Kubrick 13歲嘅時候,佢阿爸買咗部Graflex相機俾佢,令佢對攝影產生咗濃厚興趣。佢同埋一個叫Marvin Traub嘅鄰居成為好朋友,兩個人都好鍾意影相。[15] Traub有自己嘅暗房,佢同年輕嘅Kubrick會喺度花好多時間睇相,仲會睇「化學品神奇噉樣將影像呈現喺相紙上面」。[3] 兩個人一齊搞咗好多攝影計劃,會四處喺街上搵有趣嘅對象影相,仲會喺當地戲院研究電影。自由攝影師Weegee(Arthur Fellig)對Kubrick嘅攝影發展有好大影響;Kubrick後來請咗Fellig做《奇愛博士》(1964)嘅特別劇照攝影師。[16] 做青少年嗰陣,Kubrick仲好鍾意爵士樂,仲短暫噉做過鼓手。[17]
Kubrick由1941年到1945年喺紐約市威廉·霍華德·塔夫特高中讀書。[18] 佢加入咗學校嘅攝影學會,可以喺佢哋嘅雜誌入面影學校活動嘅相。[3] 佢係個平庸嘅學生,平均分係67分或者D+。[19] Kubrick性格內向同羞怯,出席率好低,成日逃學去睇雙重放映場。[20] 佢喺1945年畢業,但係因為成績差,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伍軍人對大學入學嘅大量需求,令佢冇機會讀大學。喺佢人生後期,Kubrick對自己嘅教育同美國嘅教育制度都表示不屑,認為學校冇辦法有效刺激批判性思考同學生嘅興趣。佢阿爸對於兒子未能喺學校發揮佢知道Stanley有嘅全部潛力感到失望。Jack仲鼓勵Stanley喺屋企圖書館睇書,同時容許Stanley認真發展攝影呢個興趣。[21]
讀中學嗰陣時,庫布力克就俾人揀咗做學校官方攝影師。1940年代中期,因為冇得入讀日間大學課程,佢就短暫咁喺紐約市立大學讀夜校,呢間大學係開放收生。[22] 最後佢賣咗一系列相片畀《Look》雜誌,[23][a] 呢啲相片喺1945年6月26日刊登。庫布力克仲喺華盛頓廣場公園同埋曼哈頓嘅各個象棋會「攞兩毫子」下象棋嚟搵外快。[25]
1946年,佢做咗《Look》雜誌嘅學徒攝影師,之後做咗全職攝影師。G. Warren Schloat, Jr. 都係當時雜誌嘅新攝影師,佢話覺得庫布力克冇咩個性,難以喺荷里活做導演,仲話:「史丹利好靜,冇乜嘢講。佢瘦瘦弱弱,好似我哋咁窮。」[26] 庫布力克好快就以佢嘅攝影講故事技巧聞名。佢第一張登出嚟嘅相係1946年4月16日,叫做「戲院包廂嘅短故事」,攝影一場男女爭執,個男嘅俾人摑咗一巴,真係好出人意表。[23] 另一個任務係庫布力克喺牙醫診所影咗18張等緊看牙嘅人嘅相。後來有人話呢個項目反映咗庫布力克早期就有興趣捕捉平凡環境入面嘅人同佢哋嘅感受。[27] 1948年,佢俾人派去葡萄牙影旅遊特輯,之後仲去咗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影林林兄弟與巴納姆貝利馬戲團。[28][b]
庫布力克好鍾意拳擊,最後開始為雜誌影拳擊賽。佢最早嘅拳擊照「拳手」喺1949年1月18號刊登,影咗一場拳賽同之前嘅準備工夫,主角係美國中量級拳手Walter Cartier。[30] 1949年4月2號,佢喺《Look》度發表咗一個相集叫「芝加哥—極端之城」,好早就展示咗佢用影像營造氣氛嘅天份。第二年7月,雜誌刊登咗佢另一個相集「打工名媛—Betsy von Furstenberg」,相入面仲有畢加索畫嘅Angel F. de Soto嘅肖像。[31] 庫布力克仲要影好多爵士樂手,包括法蘭克·仙納杜拉、Erroll Garner、George Lewis、Eddie Condon、Phil Napoleon、Papa Celestin、Alphonse Picou、Muggsy Spanier、Sharkey Bonano等等。[32]
1948年5月28號,庫布力克同佢中學時嘅女朋友Toba Metz結咗婚。佢哋住喺格林威治村北面,第六大道附近嘅西16街36號嘅一間細公寓度。[33] 呢段時間,庫布力克開始成日去現代藝術博物館同紐約市嘅戲院睇戲。佢受法國導演麥斯·歐福斯複雜流暢嘅鏡頭運作啟發,影響咗佢嘅視覺風格。佢仲讚美導演伊力·卡山係當時美國「最好嘅導演」,話佢有「神奇嘅演員指導能力」。[34] 啲朋友開始留意到庫布力克對電影創作入咗迷—朋友David Vaughan話,庫布力克會喺戲院度專注睇無聲戲,一有人講嘢就即刻繼續睇返佢份報紙。[23] 佢花咗好多時間睇電影理論書同做筆記。佢特別受謝爾蓋·愛森斯坦同埋《Look》雜誌嘅攝影技術總監Arthur Rothstein啟發。[35][c]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