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更多信息 正體/繁體 (明日黃花), 簡體 (明日黄花) ... 正體/繁體 (明日黃花) 明日 黃花 簡體 (明日黄花) 明日 黄花 字面意思:“重陽節後賞菊花”。 关闭 詞源 古人在重陽節時有賞菊的習俗,這裡的「明日」指重陽節過後,「黃花」代指菊花,表示重陽節過後賞菊花,比喻有失興味。 發音 官話 (拼音):míngrìhuánghuā (注音):ㄇㄧㄥˊ ㄖˋ ㄏㄨㄤˊ ㄏㄨㄚ 粵語 (粵拼):ming4 jat6 wong4 faa1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bêng-ji̍t-hông-hoa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míngrìhuánghuā 注音:ㄇㄧㄥˊ ㄖˋ ㄏㄨㄤˊ ㄏㄨㄚ 通用拼音:míngrìhhuánghua 威妥瑪拼音:ming2-jih4-huang2-hua1 耶魯官話拼音:míng-r̀-hwáng-hwā 國語羅馬字:mingryhhwanghua 西里爾字母轉寫:минжихуанхуа (minžixuanxua)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miŋ³⁵ ʐ̩⁵¹ xu̯ɑŋ³⁵ xu̯ä⁵⁵/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ming4 jat6 wong4 faa1 耶魯粵拼:mìhng yaht wòhng fā 廣州話拼音:ming4 jat9 wong4 faa1 廣東拼音:ming4 yed6 wong4 fa1 國際音標 (幫助):/mɪŋ²¹ jɐt̚² wɔːŋ²¹ faː⁵⁵/ 閩南語 (泉漳話) 白話字:bêng-ji̍t-hông-hoa 臺羅:bîng-ji̍t-hông-hua 普實台文:bengjidhonghoaf 國際音標 (廈門):/biɪŋ²⁴⁻²² d͡zit̚⁴⁻³² hɔŋ²⁴⁻²² hua⁴⁴/ 國際音標 (泉州):/biɪŋ²⁴⁻²² d͡zit̚²⁴⁻² hɔŋ²⁴⁻²² hua³³/ 國際音標 (漳州):/biɪŋ¹³⁻²² d͡zit̚¹²¹⁻²¹ hɔŋ¹³⁻²² hua⁴⁴/ 國際音標 (臺北):/biɪŋ²⁴⁻¹¹ d͡zit̚⁴⁻³² hɔŋ²⁴⁻¹¹ hua⁴⁴/ 國際音標 (高雄):/biɪŋ²³⁻³³ zit̚⁴⁻³² hɔŋ²³⁻³³ hua⁴⁴/ 成語 明日黃花 過氣的事情,令人毫無興味 使用說明 蘇軾在《九日次韻王鞏》詩中指:「相逢不必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是要比喻年紀老邁,一事無成。 郭沫若在《沸羹集序》中「這裡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明日黃花之感。」說的是過氣落伍的事。 明日黃花一句中,「明日」是指重陽次日,一些近年文章的作者觀念錯誤,寫成「昨日黃花」,常引起文化界批評。[1][2] 參考 [1] “亂造詞語是個頑症 再斥「昨日黃花」”,(请提供作品标题)[1],访问于2006-12-11,存档自原始网页于2007-01-18 [2] “语言谈片:“明日黄花”和“昨日黄花””,(请提供作品标题)[2],访问于2006-12-11,存档自原始网页于2005-03-26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