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斯基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林斯基宮(俄語:Мари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是聖彼得堡的一座新古典主義宮殿,興建於1839年到1844年,由宮廷建築師Andrei Stackensneider設計。
馬林斯基宮 | |
---|---|
Мари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 | |
概要 | |
類型 | 行政建築[*]、宮殿 |
建築風格 | 折衷主義建築[*] |
所屬國家/地區 | 俄羅斯 |
行政區 | 聖彼得堡 |
座標 | 59°55′51″N 30°18′34″E |
竣工日 | 1844年 |
擁有者 |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安德烈·史塔肯納德[*] |
保護情況 | 俄羅斯聯邦文化遺產[*] |
網站 | |
http://www.assembly.spb.ru/ | |
地圖 | |
馬林斯基宮座落在聖以撒廣場南側,前面是99米寬的藍橋,與聖以撒大教堂相對。在18世紀,該地塊屬於Zakhar Tchernyshov,有他的府邸(1762年至1768年),曾接待孔代親王和其他訪問俄國首都的外國顯貴。1825年至1839年,此處設有一所軍事學校,米哈伊爾·萊蒙托夫在此學習兩年。
尼古拉一世在他的女兒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大公夫人與Leuchtenberg大公馬西米蘭結婚之際,將Stackensneider宮送給了女兒。雖然紅褐色的立面,以及科林斯柱式都體現了傳統的新古典主義模式,但是整體設計靈感來自17世紀法國巴洛克風格。外牆裝飾的細節為文藝復興風格,至於室內裝修,每一個主要房間採用了不同的歷史風格。
馬林斯基宮於1884年回到帝國手中,一直到1917年都是帝國財產。十月革命後,馬林斯基宮曾安置過蘇聯不同的部委和院校。德蘇戰爭期間,這裡改作醫院,遭到密集轟炸。戰後,馬林斯基宮成為列寧格勒蘇維埃的所在地,1994年由聖彼得堡立法會繼承。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