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辱牆(德語:Schandmauer)是最常與柏林圍牆相關聯的短語[1]。該詞於維利·勃蘭特創造,並被西柏林政府使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流行於英語世界。受勃蘭特引用柏林圍牆的啟發,該術語在後世被更廣泛地使用。

Thumb
1980年代從西柏林端看到的柏林圍牆,此處設有紀念受害者的墓碑

例如,「恥辱牆」一詞可以應用於事物(包括用於存在爭議的分隔用物理障礙(如柏林圍牆和美國邊界牆,形式例如牆與柵欄)、實際或虛擬公告板出於羞辱的目的掛出名稱或圖像,甚至刊出在印刷品上(例如以人名或公司名命名一段文字牆來羞辱前二者或用於記錄他們的逸事)。

此外,「恥辱牆」可能是建造「恥辱殿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在多數情況下將「恥辱牆」視為紀念碑(即沒有豎立的牆作為任何「恥辱殿堂」的一部分)。在二十一世紀,「恥辱牆」一詞被用於指代美墨邊界圍欄[2]、埃加邊界圍欄[3]和以色列西岸圍欄[4]

日本文化中的恥辱牆

該詞最早源於一段日語短語翻譯,一說是魯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與刀》(1948年)中和其他討論日本榮辱文化的人類學家所用[5]

柏林圍牆

Thumb
維利·勃蘭特在提到柏林圍牆時創造了「恥辱牆」一詞。

這個詞被西柏林政府用來指代封鎖西柏林並將其與東柏林民主德國分裂的柏林圍牆。 1961年,東德政府將柏林圍牆定名「反法西斯防衛牆」,作為德國國內邊界的一部分;然而許多柏林人稱柏林圍牆為「恥辱牆」(德語:Schandmauer)。

恥辱牆一詞由市長威利勃蘭特創造[6]。1962年《時代雜誌》出版的封面故事中將「恥辱牆」一詞帶到了德國境外[7],時任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1963年1月14日向美國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使用本詞[8]。通常,街道與牆壁相交的點上會出現塗鴉(內容多為「被恥辱牆阻擋的道路」)。

柏林圍牆在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的許多演說和文章中被稱為「恥辱牆」,例如:

其他用法

參見

  • 恥辱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