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遣軍團(德語:Armeegruppe)是德國軍事史上主要編隊的類型,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陸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國防軍使用。

Quick Facts 特遣軍團, 存在時期 ...
特遣軍團
Armeegruppe
Thumb
沃爾施特遣軍團的旅行圖書館,1916年義大利東北部

存在時期1914-1918;1939-1945
國家或地區 德意志帝國
 納粹德國
部門 德意志帝國陸軍
 納粹德國陸軍
Close

這個詞這裡對應的是德語Armeegruppe,雖然這個詞字面翻譯等同於army group,面意思是集團軍,但德語中相當於集團軍的單位是Heeresgruppe。Heeresgruppe被設計為永久性的,而Armeegruppe類型的集團軍通常是執行特定軍事任務的臨時編隊,故而這裡翻譯為特遣軍團。

集團軍的編隊通常以地理區域(例如庫爾蘭集團軍)、地理方向(例如北方集團軍)命名,甚至以簡單的字母命名(例如A集團軍);而特遣軍團類型的集團軍通常以他們的指揮官的名字命名,例如以菲利克斯·施泰納的名字命名的施泰納集團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

集團軍指的是軍隊的一部分,通常由兩到三個軍組成,由臨時參謀部統一組成。特遣軍團是為執行特定作戰任務而臨時組建的,通常很快就會解散。其中一些由於長期存在而取得了更大的意義,例如在1914年安特衛普圍攻期間。

  • 貝瑟勒集團軍(漢斯·馮·貝瑟勒
  • 加維茨集團軍(馬克斯·馮·加維茨)
  • 格羅瑙集團軍(漢斯·馮·格羅瑙)
  • 馬維茨集團軍(格奧爾格·馮·德·馬維茨
  • 利茲曼集團軍(卡爾·利茲曼)
  • 埃本集團軍(約翰內斯·馮·埃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

重組

  • G集團軍(1944年4月下旬組建,9月9日起為G集團軍;下轄第1軍團第19軍團
  • 弗雷特-皮科集團軍,後來的巴爾克集團軍[1](p. 5)(指揮官馬克西米利安·弗雷特-皮科,1944年9月中旬由第6軍團與匈牙利第2軍團和第3軍團合併而成,然後從1944年12月下旬到戰爭結束為巴爾克集團軍)
  • 沃勒集團軍(指揮官奧托·沃勒,1944年4月中旬由第8軍團組建,一直存在到1944年12月;下轄羅馬尼亞第4軍團和匈牙利第2/第1軍團)

領導層變動時的任命

由於部署而指定

其他集團軍

盟國指揮下的軍團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