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秘密與謊言》(英語:Secrets & Lies)是1996年的電影作品,為英國導演麥克·李執導。本片獲選為第49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並獲得最高榮譽金棕櫚獎。[5]
秘密與謊言 Secrets & Lies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麥克·李 |
監製 | 賽門·錢尼-威廉斯 |
編劇 | 麥克·李 |
主演 | 蒂莫西·斯波 布蘭達·布蕾辛 菲力絲·羅根 瑪麗安娜·瓊-巴普蒂斯特 克萊兒·洛許布魯克 羅恩·庫克 蕾絲莉·蔓薇爾 伊麗莎白·貝林頓 米雪兒·奧斯汀 李·羅斯 艾瑪·阿莫斯 漢娜·戴維斯(Hannah Davis) |
配樂 | 安德魯·迪克森 |
攝影 | 迪克·波普 |
剪輯 | 強·格雷戈里 |
製片商 | Thin Man Films Ciby 2000 電影4製作 |
片長 | 142分鐘[1] |
產地 | 英國 法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電影4製作(英國) Ciby 2000(法國) |
預算 | 450萬美元[2] |
票房 | 3300萬~5000萬美元[3][4] |
住在倫敦的黑人眼鏡配光師霍坦絲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在養母過世後她決定去找尋生母,她驚訝發現生母辛西亞是位白人。辛西亞在工廠工作,與在當街道清潔員的21歲女兒羅珊住在一起;辛西亞的弟弟莫里斯是位成功的攝影師,他太太莫妮卡看不起貧窮又不振作的辛西亞。霍坦絲鼓起勇氣去找辛西亞,原來當初年僅16歲的辛西亞在連看也沒看一眼的情況下把嬰兒送養,兩人漸漸友好起來。
獎項 | 獎項 | 受獎者 | 階段/結果 |
---|---|---|---|
第49屆坎城影展 | 金棕櫚獎 | 麥克·李 《秘密與謊言》 |
獲獎 |
最佳女演員 | 布蘭達·布蕾辛 | 獲獎 | |
基督教人道精神特別獎 | 麥克·李 | 獲獎 | |
第5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提名 |
最佳導演 | 麥克·李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布蘭達·布蕾辛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蒂莫西·斯波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Marianne Jean-Baptiste | 提名 | |
最佳原著劇本 | 麥克·李 | 獲獎 | |
最佳英國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獲獎 | |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提名 |
最佳導演 | 麥克·李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布蘭達·布蕾辛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Marianne Jean-Baptiste | 提名 | |
最佳劇本 | 麥克·李 | 提名 | |
第54屆金球獎 | 最佳影片-戲劇類 | 《秘密與謊言》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戲劇類 | 布蘭達·布蕾辛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Marianne Jean-Baptiste | 提名 | |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導演 | 麥克·李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戲劇類 | 布蘭達·布蕾辛 | 獲獎 | |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年度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獲獎 |
最佳導演 | 麥克·李 | 獲獎 | |
年度英國女演員 | 布蘭達·布蕾辛 | 獲獎 | |
最佳男演員 | 蒂莫西·斯波 | 提名 | |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提名 |
最佳導演 | 麥克·李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布蘭達·布蕾辛 | 提名 | |
第22屆凱薩電影獎 | 最佳外國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提名 |
獨立精神獎 | 最佳外國影片 | 《秘密與謊言》 | 獲獎 |
哥雅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秘密與謊言》 | 獲獎 |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女主角 | 布蘭達·布蕾辛 | 提名 |
美國演員工會獎 | 最佳女主角 | 布蘭達·布蕾辛 | 提名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