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皇路礁(馬來語:Terumbu Semarang Barat Besar,英語:Royal Charlotte Reef,越南語:Đá Sác Lốt,星馬作大森馬朗西礁),為南海南沙群島中的一個礁盤,現為馬來西亞實際控制。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及越南等國稱對其擁有主權。
美國地名委員會使用的名稱為「Royal Charlotte Reef」(皇家夏洛特礁),馬來西亞稱為「Terumbu Semarang Barat Besar」(大森馬朗西礁),中國則稱皇路礁。[1]
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審定公布《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地名對照一覽表》,「Royal Charlotte Reef」的名稱被音譯為「無勞柴樂礁」。[2]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布《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對南海諸島地名進行了修訂,使其聽起來更有中國特色,無勞柴樂礁改稱「皇路礁」。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也沿用「皇路礁」的名稱。[3]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蘇格蘭籍船長、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詹姆斯·霍爾斯伯格的《印度指南》,全稱《東印度,中國,澳洲,好望角及巴西航行與中間港口指南》(India directory, or, Directions for sailing to and from the East Indies, China, Australia, Cape of Good Hope, Brazil, and the interjacent ports)於1836年出版,書中第431頁記述:
“ | 皇家夏洛特號暗沙(Royal Charlotte Shoal),位於北緯6°56½』,東經113°37½』,即草鞋石(Pullo Sapata)東4°35』,由羅斯船長用經線儀在測量巴拉望淺灘過程中核實。皇家夏洛特號暗沙位於路易莎暗沙(Louisa Shoal)東北12½―13里格,長不超過1½英里,呈長方形,由礁石和分浪礁構成:這片島礁曾被多條船隻發現過,他們的觀測結果要比羅斯船長的上述坐標偏東16―17英里,但羅斯採用專用觀測設備和精確經線儀,所以他的測量結果更準確。[7] | ” |
書中第271頁記述了皇家夏洛特號的航行:
“ | 皇家夏洛特號(Royal Charlotte)、特里同號(Triton)和沃利號(Warley)三船於1793年10月25日離開新加坡海峽,在11月4日到達草鞋石後才有南向洋流,然後有西南、大多數是東北輕風,還有某些天,有時速10英里的南向洋流。到了11月23日,他們看到了位於北緯16°的呂宋島,12月1日,在北緯19°20',獲得正北和東北之間的強風,把他們吹回18°30',直到12月7日才到達澳門。[7]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