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際吸引力(英語: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它會導致柏拉基模關係或浪漫關係的發展。它不同於諸如外貌吸引力之類的感知,它涉及到什麼是美麗或有吸引力的;什麼不是美麗或有吸引力的類似觀點。
人際吸引力的研究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人際吸引力與一個人喜歡、不喜歡或討厭某人的程度有關。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兩個人之間的力量,這種力量傾向於把他們拉到一起,阻止他們分離。在衡量人際吸引力時,必須參考被吸引者和吸引者的素質,以達到預測的準確性。有人建議在確定吸引力時,既要考慮個性因素,也要考慮情境因素。
在社會心理學中,人際吸引力最常用棟恩·波恩(Donn Byrne)所開發的人際吸引力判斷量表來衡量[1]。 在這個量表中,受試者根據智力、時事知識、道德、調整、可愛性和作為工作夥伴的期望等因素對另一個人進行評價。這個量表似乎與其他衡量社會吸引的指標直接相關,如社會選擇、對約會的欲望、性伴侶或配偶、自願身體接觸、眼神交流頻率等。
Kiesler和Goldberg分析了各種通常用作吸引力度量的反應度量,並提取了兩種因素:第一種是以社會情感為主要特徵,包括喜歡、願意參加社交俱樂部和聚會、選擇座位和一起吃午飯等變量。第二種包括投票、欽佩和尊重,以及尋求對方的意見等變量。[1] 另一種廣泛使用的衡量方式是,以感興趣的人的主觀評價或判斷來衡量口頭反應[1]。
人際吸引力的成因很多。研究表明,所有因素都與社會增強有關[2] 。最常被研究的包括外貌吸引力、接近性(相互交流的頻率)、熟悉度、相似性、互補性、相互喜歡和增強。例如,熟悉度的影響表現為物理上的接近和互動增強了凝聚力,這是一個促進交流的社會概念,由於相似性或滿足重要目標的能力,而對特定個體的積極態度[3] 相似性被認為比差異更容易引起喜愛和吸引力[4]。 許多研究都集中在外貌吸引力對個人吸引力的作用上。其中一項發現是,人們傾向於將諸如智力、能力和熱情等積極的品質歸功於外表美麗的人[5]。
接近效應依賴於這樣一種觀察:「我們與一個人見面和互動越多,他或她就越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朋友或性夥伴。」這種效應與單純的多看效應非常相似,一個人受到的刺激越多,他就越喜歡這種刺激,不過也有例外[6]。 在沒有真正的接觸下也可以產生熟悉感[7]。
多看效應,也被稱為熟悉定律,說明一個人接觸到某個事物越多,就越喜歡它。這對物體和人都適用[6]。 1992年的一項研究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讓四名相貌相似的女性在一個學期內參加一個大型的大學課程,每個女性參加的課程數量不同(0、5、10或15)。然後,學生們在學期結束時對這些女生的熟悉度、吸引力和相似性進行打分[8]。 然而,多看並不總是增加吸引力。例如,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重複行為變得越來越煩惱和過敏,而不是越來越喜歡他或她的特質時,就會發生社會過敏效應[9]。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諺語被用來說明相似性是決定人際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10] 。關於吸引力的研究表明,人們會被外貌和社交形象上與自己相似的人強烈吸引。這種相似性從最廣義上來說就是:骨骼結構、性格特徵、生活目標和外貌的相似性。這些點越吻合,人們在一段關係中就越快樂[11]。
相貌相似效應起著自我肯定的作用。一個人通常喜歡收到對他的生活、想法、態度和性格等方面的認可,而且人們似乎在尋找一個像自己的人共度一生。看法相似的比例與人際吸引力的大小密切相關。開朗的人喜歡和其他開朗的人在一起,消極的人更願意和其他消極的人在一起[12]。 2004年的一項基於間接證據的研究得出結論,人類選擇配偶的部分依據是與自己的面部相似性[13]。
根據莫里的吸引相似性模型(2007),人們普遍認為具有實際相似性的人會產生初始吸引力[14] 。感知到的相似性要麼是為自己服務的,比如在友誼中;要麼是為關係服務的,比如在浪漫關係中。在1963年的一項研究中,西奧多·紐科姆指出,人們傾向於透過改變感知到的相似性來獲得關係的平衡[15]。 此外,在面對面的初次浪漫邂逅中,感知到的相似性(而非實際的相似性)能夠預測人際吸引力[16]。
在1988年的一項研究中,Lydon、Jamieson和Zanna提出,人際相似性和吸引力是一種多維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人們在人口統計學、外表、態度、人際風格、社會和文化背景、個性、偏好的興趣和活動,以及溝通和社會技能方面都會被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17]。 紐科姆1961年早些時候對大學宿舍室友的研究也表明,有共同背景、學業成就、態度、價值觀和政治觀點的人通常會成為朋友。
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提出的配對假說表明,人們更容易與那些在社會屬性(如外貌吸引力)上同樣匹配的人形成長期的關係[18]。 沃爾斯特和沃爾斯特的研究表明,在外貌吸引力方面相似的伴侶對彼此表現出最大的喜愛,從而支持了配對假說[19]。 另一項研究也發現了支持匹配假設的證據:約會和訂婚夫婦的照片在吸引力方面進行了評級,並且發現了具有相似吸引力的兩人有約會或訂婚的傾向[20] 。若干研究支持了這一相似面部吸引力的證據。PentonVoak、Perrett和Peirce(1999)發現,受試者認為自己的臉變形後的照片更有吸引力[21]。 DeBruine(2002)在她的研究中展示了,在一個信任遊戲裡,受試者會將更多的錢託付給與他們長相相似的玩家[22]。 Little、Burt與Perrett(2006)檢驗了在控制年齡和顏值吸引力的情況下,已婚夫婦之間也會出現與感知人格的匹配[23]。
一項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身上進行的速配實驗表明,儘管潛在伴侶更喜歡外表吸引力,但是男性比女性更喜歡外表吸引力[24]。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當研究現實生活中潛在伴侶的實際偏好時,對身體吸引力的理想伴侶偏好的性別差異消失了[25] 。例如,Eastwick與Finkel(2008)未能發現在快速約會模式中,對潛在伴侶的外表吸引力和浪漫興趣的初始評級之間的聯繫存在性別差異[26]。
除了外表,嗓音的質量也被證明可以增強人際吸引力。小口孝司和菊池浩人(1997)讓來自同一所大學的25名女學生評價了來自另一所大學的4名男學生的嗓音吸引力、外貌吸引力和整體人際吸引力。嗓音和外貌吸引力對整體人際吸引力力的影響相互獨立。在同一研究的第二部分,這些結果在更大的男女學生樣本中得到了重複(62名受試者,20名男性和42名女性,16名目標學生,8名男性和8名女性)[27]。 同樣的,Zuckerman、Miyake與Hodgins(1991)發現嗓音和外貌吸引力都對觀察者評價目標的吸引力有顯著的貢獻[28]。 這些結果表明,當人們認為一個人的聲音有吸引力時,他們也傾向於認為這個人有吸引力。
根據拜恩的吸引力法則[29][30] ,對一個人的吸引力與他所具有的「態度相似性」的比例呈正相關。根據認知一致性理論,態度和興趣上的差異會導致厭惡和迴避,而態度上的相似會促進社會吸引[31][32]。 米勒(1972)指出,態度相似性激發了人們對彼此的吸引力和好感信息,而不同性則會降低這些暗示的影響[33]。
Jamieson、Lydon與Zanna的研究表明,態度相似性可以預測人們如何評價他們對彼此的尊重,也可以預測社會和智力的第一印象——前者透過活動偏好相似性,後者透過基於價值的態度相似性[34] 。在群體間比較中,高態度相似性會導致群體內成員的同質性,而低態度相似性會導致群體內成員的多樣性,促進社會吸引力,並在不同任務中取得高的群體績效[35]。
雖然態度相似性和吸引力呈線性關係,但吸引力對態度變化的影響可能不大[36]。
Byrne、Clore與Worchel(1966)認為,經濟地位相似的人更容易被彼此吸引[37]。 Buss與Barnes(1986)還發現,人們更喜歡他們的浪漫伴侶在某些人口特徵上相似,包括宗教背景、政治傾向和社會經濟地位[38]。
研究人員發現人際吸引力力與人格相似性呈正相關[39]。 人們傾向於渴望在親和性、盡責性、外向性、情緒穩定性、經驗開放性[40]和依戀類型上與自己相似的浪漫伴侶[41]。
活動相似性對喜好判斷的預測作用尤其明顯,它影響著對吸引力的判斷[17]。 根據社會吸引力的會話後測量,策略相似性與伴侶滿意度和總體競爭力評價呈正相關,而與觀點轉變和感知說服力測量無關[42]。
當檢查相似的變量時,他們也被認為在許多性格特徵上更加相似。這項研究發現,平均關係的長度與對相似性的感知有關;在一起的時間越長的夫妻一樣的地方越多。這種效應可以歸因於這樣一個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透過共同的經歷變得更加相似,或者相似的夫妻在一起的時間更長[43]。
相似性透過最初的相互吸引來開始一段關係。結果表明,高態度相似性使目標人初始吸引力顯著增加,高態度不同性使初始吸引力降低[44][45]。 相似性也會促進關係承諾。對異性戀約會伴侶的研究發現,伴侶內在價值觀的相似性與關係承諾和穩定性有關[46]。
社會學同婚(homogamy)是說「對配偶相似性的被動、間接影響」。結果表明,年齡和文化程度是影響擇偶偏好的重要因素。由於年齡相仿的人在同一所學校中的學習和交往的機會較多,所以接近效應(即人們傾向於與那些有共同特徵的人見面並花時間在一起)對配偶相似性有顯著影響。趨同(convergence)是指隨著時間推移相似性會增加。儘管之前的研究表明,態度和價值觀比人格特質有更大的影響,但研究發現,最初的搭配(即在婚姻剛開始的時候,夫妻之間的相似性)而不是趨同,在解釋配偶的相似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47]。
互補模型解釋了是「物以類聚」還是「異性相吸」。
研究表明,伴侶之間的互補性會增加他們對彼此的吸引力。互補的伴侶更喜歡更親密的人際關係[48] 。相比於關係質量得分較低的夫婦,那些愛情與和諧關係相當好的夫婦在支配地位方面更加不同[49]。
Mathes與Moore(1985)發現,與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相比,人們更容易被接近理想自我的同齡人所吸引。具體來說,自尊心弱的人比自尊心強的人更願意建立互補關係[50]。 我們被那些能夠補充我們的人所吸引,因為這使我們能夠保持我們喜歡的行為方式,而與那些能夠補充我們行為方式的人進行互動[49], 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種自我肯定和安全感[51]。
相似性和互補性原則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52][53] 。事實上,它們在溫暖的維度上是一致的。這兩項原則都表明友好的人更喜歡友好的夥伴[54]。
相似性和互補性的重要性可能取決於關係的階段。相似性似乎在最初的吸引力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互補性則隨著關係的發展而變得重要[55] 。Markey(2007)發現,如果他們的伴侶與他們不同,至少在支配地位方面不同,人們會對他們的關係更滿意,因為兩個占主導地位的人可能會經歷衝突,而兩個服從的人可能會沮喪,因為沒有採取主動[49]。
感知和實際行為可能並不一致。在一些案例中,主導型的人認為他們的伴侶同樣具有主導性,然而對於獨立的觀察者來說,他們的伴侶的實際行為是順從的(即與他們認為的相反)[54] 。儘管有相反的證據,為什麼人們認為他們的浪漫伴侶和他們很相似仍然不清楚。
人類人際吸引力的進化理論指出,當某人具有表明他很有生育能力的身體特徵時,異性吸引最常發生。考慮到夫妻/戀愛關係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繁衍後代,因此人們會投資於那些看起來很有生育能力的伴侶,從而增加了他們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機會。這一理論受到了批評,因為它無法解釋同性夫婦或不想要孩子的夫婦之間的關係,儘管這可能與一個人是否想要孩子仍然受制於產生孩子的進化力量這一事實有關。
進化論還表明,身體特徵表現出健康的人更有吸引力。該理論認為,一個健康的伴侶更有可能擁有與健康相關的遺傳特徵,這些特徵會遺傳給後代。例如,人們傾向於認為面部勻稱的人比面部不勻稱的人更有吸引力。不過,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測試,發現完美對稱的面孔不如正常的面孔有吸引力。根據這項研究,描繪最高吸引力的對稱和非對稱面部特徵的精確比例仍然沒有確定[56]。
也有人認為,人們會被與自己相似的面孔所吸引,是因為這些面孔會暗示具有親屬關係。例如,Debuine等人(2008)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認為那些電腦模擬的與自己相似的面孔具有更多的親社會屬性,但是他們不太會覺得這些面孔具有性吸引力。這些結果支持「包容性適應理論」,該理論預測有機體將幫助更遠親的近親。這些結果支持了「內在適應度理論」,該理論預測生物體會幫助近親而不是遠親。此外,對近親繁殖的相對成本和潛在收益的評估表明,在選擇配偶時也應考慮親緣程度[57]。
2009年,梅麗莎·伯克利和傑西卡·帕克在一項研究中測試發現,59%女性對追求一個"理想"單身男人感興趣;90%女性會對一個"理想"非單身男人感興趣[58]。
一段關係,無論是友誼還是愛情,都有可能走到盡頭(分手),原因有很多。一個原因來自公平理論:如果一段關係中的一個人覺得這段關係中的個人成本超過了回報,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會結束這段關係。例如,由於內疚和羞愧,成本可能超過回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