Сетунь拉丁字母轉寫:Setun')和Сетунь 70蘇聯莫斯科國立大學研究員設計的第一批三進制電腦

Сетунь是一台帶有快速乘法器的時序電腦。小型的鐵氧體隨機存取記憶體(容量為3頁,即54字)充當快取,在主磁鼓記憶體中交換頁面。這台電腦支援24條指令,其中3條為預留指令,目前不用。Сетунь 70是一台雙堆疊電腦。其回叫堆疊用來呼叫子程式。這一簡單的改進啟發了荷蘭電腦科學家艾茲格·W·迪科斯徹,為他日後提出結構化程式設計思想打下了基礎。

設計計劃由科學院院士С·Л·Соболев在1956年發起。該計劃旨在為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和生產車間提供一種價廉物美的電腦。為此,С·Л·Соболев在莫大電腦中心成立了一個最初由4名副博士、5名學士組成研究小組。С·Л·СоболевК·А·СемендяевМ·Р·Шура-БураИ·С·Березин是這個小組的永久成員。在該小組開發和研製下,Сетунь的樣機於1958年12月準備完畢。在頭兩年測試期,Сетунь幾乎不需要任何除錯就執行得非常順利,它甚至能執行一些現有的程式。1960年,Сетунь開始公共測試。

1960年4月,Сетунь就順利地通過了公測。它在不同的室溫下都表現出驚人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它的生產和維護也比同期其它電腦要容易得多,而且應用面廣,因此Сетунь被建議投入批次生產。

可是,蘇聯官僚對這個經濟計劃外的科幻產物持否定的態度且勒令其停產。而此時,對Сетунь的訂單卻如雪片般從各方飛來,但10到15台的年產量遠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很快,計劃合作生產Сетунь的工廠倒閉了。1965年,Сетунь停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二進制電腦,但價格卻貴出2.5倍。

Сетунь總共生產了50台(包括樣機)。從加里寧格勒到雅庫茨克,從阿什哈巴德到新西伯利亞,全蘇都能看到Сетунь的身影。各地都對Сетунь的反應不錯,認為它編程簡單(不需要使用組合語言),適用於工程計算、工業控制、電腦教學等各個領域。

Сетунь 70

有了Сетунь的成功經驗,研究員們決定不放棄三進制電腦的計劃。他們在1970年推出了Сетунь 70型電腦。Сетунь 70對三進制的特性和概念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理解:建立了三進制位元組——tryte(對應於二進制的byte),每個三進制位元組由6個三進制位(trit,約等於9.5個位元bit)構成;指令集符合三進制邏輯;算術指令允許更多的運算元長——1、2和3位元組(三進制),結果長度也擴充到6位元組(三進制)。

Сетунь 70而言,傳統電腦的字的概念已經失去意義了。編程的過程就是對三進制運算和三進制位址的操作。這些基於三進制位元組的命令將會通過對虛擬指令的編譯而得到。

Сетунь 70成了莫斯科國立大學三進制電腦的絕唱。由於得不到上級的支援,這個科研專案不得不無限期停頓下來[來源請求]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