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里奧蝦有一條單獨的橫向溝痕,以及位於兩側的兩條明顯的縱向脊稜狀隆線。胸部有多對附肢,第一對在一單獨的體節上。頭、胸部與腹部基本上是等長的,尾足(英语:Uropod)則是分開的。 Fossilworks: Tealliocaris. [201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英语)
尾節肢也沒有神經節,因此並不是真正的體節。不同類群的節肢動物其尾節的形狀與用途不盡然相同。 海螯蝦、真蝦下目與其他十足目的成員,其尾節與尾肢(英语:uropod)合併形成尾扇,透過快速搧動尾扇,可以以極高的速度向後彈開逃跑。透過此形式,磷蝦可以60 公分/秒的速度逃離掠食者。從感受到刺激至觸發行為,就算在低溫下也僅僅需要55 毫秒。
曳蝦屬帶刺的邊緣及柄狀且非常發達的複眼。第一到第四對附肢長有螯,第五對則長有亞螯。腹部窄小扁長,中線呈稜狀突起,稜線一直延伸到尾節。尾節和尾足(英语:Uropod)形成了尾扇。 Eryon antiquus Broderip, 1835 Eryon arctiformis Schlotheim, 1820
脊龍蝦屬嵴。在眼窩上方靠近中線的地方長有長壓縮的棘刺。觸鬚的基部與口上板和側緣融合在一起。前四對足均沒有螯,僅雌性個體的第五對足有螯。尾節和尾足(英语:Uropod)形成寬大的尾扇。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Linuparus meridionalis Tsoi, Chan & Chu, 2011 Linuparus
磷蝦response),稱為蝦類逃避反應(caridoid escape reaction),是指輕彈起牠們的尾節(telson)和尾肢(uropod),向後快速移動,大型的磷蝦如南極磷蝦等可達每秒鐘往後移動自己身體的10到27倍,即約為秒速0.8米。很多研究員據其游泳的方式把成年磷蝦分類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