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y是2010年4月建設完成的日本美國之間的跨太平洋海底電纜系統。[1][2][3]

Unity電纜系統由多條「Tb級」電纜線路組成,總長度10,000公里[4],容量高達7.68 Tbit英語Tbit/s。[5]線纜施工由Bharti Airtel英語Bharti_Airtel、Global Transit、GoogleKDDIPacnet英語Pacnet新加坡電信在2008年2月組成的聯合體出資。[5]Unity的安裝費用約為3億美元,在完成後將增加約20%跨太平洋電纜容量。[2]

歷史

Thumb
電纜鋪設船CS Tyco Resolute被用於安裝Unity水下通訊電纜

2008年2月,由Bharti Airtel、Global Transit、Google、KDDI公司、Pacnet和新加坡電信組成的聯合體宣布,他們將按協定建造一條高頻寬海底光纖電纜,連接美國與日本,建設成本約3億美元。[2]

簽字儀式2008年2月23日在東京舉行[6],承包Unity的NEC公司泰科電訊英語Tyco_International將負責建設和安裝該系統。兩公司在2008年6月開始建設此專案。[7]2009年11月,電纜抵達日本。[8]2010年4月,電纜測試完畢,可以開始提供服務。[9][10]

規格

Unity是一條總長度約10,000公里的跨太平洋電纜,坐落在東京附近千葉縣海岸的千倉町英語Chikura, Chiba美國西海岸洛杉磯及其他網路存取點之間。Unity在千倉也連通其他電纜系統。

新的五光纖對電纜系統具有五對光纖,每個光纖對能提供高達每秒960Gb/s(吉位元)的容量。憑藉高光纖對數,Unity可以以較低單元成本提供更高容量。[11]

Unity初步預計將增加跨太平洋電纜系統的20%容量,增加每秒7.68T/s(太位元)跨太平洋頻寬。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